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395章 冰山一角大案踪(第2页)

 地方官员上报各种灾情后,朝廷就会派出官员勘灾,勘灾,即勘察灾情。作为朝廷蠲免乃至整个救灾工作的数据基础,勘灾工 作自然是重中之重。如果灾情汇报轻于实际情况,蠲免乃至救灾赈灾的准备不够,轻则百姓流离失所,流民大增,重则导致饥荒,酿成民变。

 如果灾情汇报重于实际情况,则造成朝廷无端蠲免赋税,赈灾粮款过多,浪费更乃至被贪污, 对之后类似情况的处理极为不利。

 所以朝廷对于勘灾十分重视,历代大明皇帝,都对此极为重视。朱元璋多次下诏,要求官员们从实踏勘实灾,对于敢于弄虚作假的官员。

 《大明律》中规定,官员前往灾区勘察必须亲临一线,到受灾地区,仔细检查,必须详细记录受灾百姓姓名、户数、受灾田地数量面积、 受灾田地原征赋税数额等,编册上报,不能光听地方官员乃至百姓的一面之词, 更不可谎报灾情,不然会同地方人员各杖一百,罢免官职。

 但是随着地方官员越来越多的和地方豪强勾结在一起,虚报、谎报、假报灾情,骗取朝廷的蠲免。朝廷也有相关的办法,也就是所谓的下踏上覆。

 朝廷采取下踏上覆的模式。即地方巡按、巡抚等去执行所谓“踏勘”,身处第一线,及时汇报灾情。其后由都察院或者户部派出官员“覆勘”,核实灾情。

 只有当以上步骤完成后,才会进入朝廷的蠲免决策程序中,内阁连同户部等部门审核户部官员上报的灾情汇总, 结合划分灾情的两个等级进行考虑,之后决定蠲免与否,蠲免的力度如何。一般来说,大部分灾蠲为全蠲,少部分为只蠲夏粮或者只蠲秋税。

 所以这就是此事的奇怪之处了,按理说,报灾是苏州知府的事情,但是这次报灾的却是南直隶巡按周如斗,这事本就不合常理,但是苏州知府林懋举对此不闻不问,这就奇了。

 赵文华问道:“殿下,是否提犯官周如斗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