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463章 神器岂可轻易纵(三)(第2页)
现在九边将士都不愿意使用火器,因为朝廷配发的各种火器,尤其是各类火炮、火铳,身管粗细厚薄都不一,毫无工艺可言,质量堪忧。官军士卒使用这些火器,不但不能杀敌,反而被这些劣质火器所伤。故而九边的士卒反而不愿意使用火器,改用弓弩刀枪等冷兵器。
不光是火器,火药、铅子等物的质量都是极差,马芳说道:“殿下,军器局所造之火器等物,铸化无法,不请长短厚薄度数之节,不能命中致远,或横颠倒坐,及崩溃炸裂而反伤我军;造药无法,不语分量轻重之数,配合研捣之工,不能摧坚破锐,或损枪坏镜,及收惊失事,而延祸极惨。”
当然,这也不光是火器质量的问题,官军士卒素质极差,军饷又经常被克扣,操练无法,军士训练不足。刀枪等冷兵器尚且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做到收放有度,高效杀敌。火器则更需如此,因为一旦装放出现失误,不仅无法射杀敌军,还会误伤己军。正确地使用火器必须要知道如何装放火药、如何使用火器、如何临阵运用,都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
而大明的火器质量极差,士卒都不愿意使用,况且火器的操练需要使用大量的火药铅子,官军个各级军官都忙着把这些铅子火药倒卖了,哪还有多余的火药铅子给士卒们训练用,能保证作战就不错了。
不要说九边的官军,就是大明的精锐京营,操练也是极为松懈,今京营将士教战之法,月凡三次操练。除祁寒、盛暑、工役外,月不过数日。通计一岁,不过数十日耳。
不光是操练的时间短,即便就是操练,也只不过是摆架子罢了,用京城百姓的话说就是:挟一无弦之弓,插二枝无羽之箭,或腰一无鞘之刀,或以竿而为枪,以帮为铳,即其器杖,真如儿戏。也无怪乎京城百姓将京营的操练称为儿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