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神器岂可轻易纵(四)(第2页)
而且整个东南士绅集团的成分也极其复杂,他们当中既有聚敛无度、武断乡曲的豪门劣绅,也有淡泊自守,独善其身的隐士,还有以道统自任,坚守儒家伦理阵地,敢与朝廷争“是非”的“正身之士”。不能一概论之。
更何况东南是朝廷的财源,绝对不能出乱子的。而士绅也有维护东南稳定的作用,嘉靖对于东南士绅的态度是很复杂的,既然限制东南士绅的势力过于膨胀,又要利用东南士绅稳定东南,为朝廷保证财源。
东南据江瞰海,富室大家,蛮商泊贾,交错于水陆之道,是大明的文章锦绣地,温柔富贵乡。培育了庞大是士绅阶层,其实能够出仕的士绅仅占整个士绅极小的一部分,大明一科取士不过四百,东南出身的官员常年在二百多左右,还有部分举人也出仕,仕进范围多止于县令、府县教职等六七品官阶。
生员因人数众多且无出仕资格,而成为基层乡绅的主体。生员虽不能凭此身份直接入仕,但国家赋予的经济特权是明以前难以企及的。真正对大明基层官府构成威胁的其实是这帮生员们。
这次嘉靖已经将他们的功名尽数革去,失去了功名的庇佑,他们已经无力再和朝廷对抗了。所有嘉靖才下令对这些人网开一面,这是为了缓和和东南士绅阶层的矛盾。
现在已经不是太祖皇帝的时候了,朱重八在位的时候,皇权日益强化,士绅的地位则日益沦落,太祖皇帝采取强有力的暴力手段,士绅之权受到全面扼制,那时候什么东南士绅,面对太祖皇帝,都如同土鸡瓦狗一般。
朱载坖当然也很清楚,嘉靖虽然是非常的强势的君主,但是只不过比宪宗、孝宗、英宗等强势罢了,和太祖、成祖相比,嘉靖对于朝堂的掌控能力其实是差很多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太祖时要诛戮大臣,根本不需要什么多余的理由,只需要一句话就行了,在太祖的高压之下,东南的文人们,别说在朝廷结党,他们心理上笼罩了一层沉重的阴影。变幻莫测朝不保夕的仕途让人敬而远之,他们都不愿意出仕为官,生怕因此丢掉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