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513章 锻兵冶铁事开端(三)(第2页)

所以官军只要谨慎设防,就可以将鞑靼人挡在边墙之外,他们也只有在防卫不强的情况下,才能得逞,防卫加强,不足畏惧。

嘉靖的目标也就是将蒙古人挡在边墙之外,不要烦自己就行了,他很清楚,一旦大动干戈,所费的粮饷以百万计,大明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根本无法负担,到时候自己怎么修玄,不但太仓要被搜刮一空,恐怕自己的内承运库也保不住,所以能不大动干戈就不要大动干戈。

与此同时,朱载坖也收到了戚继光从东南寄回的信件,之前他就遣人向戚继光询问有关蓟州防务的事情,希望戚继光为他出谋划策。

戚继光从东南给朱载坖的回信到了,戚继光首先坦陈,自己没有亲自到过蓟州,对于现在的蓟州防务,确实不甚了解,但是结合东南抗倭的情况,戚继光还是为朱载坖分析了一下倭寇和蒙古人的不同。

较东南海防抗击倭寇而言,有五大问题:一是倭寇大举进犯,一次不过二万多人,而蒙古入侵,动辄数十万,大明边防线绵延千里,兵力分散,只要对手集中兵力,攻击一处,就会突破;

二是倭寇作战以步兵为主,蒙古则控弦铁骑,卷甲长驱,疾风骤雨,气势汹汹,难以阻挡;

三是明军虽有火器,但北方风尘偏大,若是在下风向,则不能使用;

四是倭寇来去有特定潮汛限制,否则无法离开,而蒙古铁骑没有约束,来去自如,难以预料;

五是蓟镇、辽东、宣府、大宁等北方重镇各自彼此为疆,画地而守,互通性较差,遇到危险,不能相救。

同时,戚继光之前也是到过蓟州前线的,对于蓟州也是有一些了解,大明的九边官军,风气甚差,九边的将领们厚养家丁,漠视士卒,甚至任家丁私自差遣营军,使用马匹,而且任其扰乱军营而不顾,并用军粮供养家丁,导致家丁盛而军心离,在戚继光看来这是极为不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