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602章 名正言顺大义重(三)(第2页)
所以现在的大明官员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是面对这些可能激怒嘉靖的事情,轻易不要上疏,嘉靖这里可没有什么法不责众这一说,你敢上疏,锦衣卫的庭杖就敢打你,所以大家对于此事都没有发表意见。
虽然如此,嘉靖还是担心此事发酵起来,到时候会搞得嘉靖很难收拾,所以嘉靖还是继续要求严嵩将此事处理好,免得再生事端。
严嵩就向嘉靖阐述了具体的办法,将此事按下去的办法最好就是制造一个新的热点来转移朝廷的视线,而这个热点严嵩已经给嘉靖找好了,就是黔国公沐朝弼的案子,朱希孝已经前往南京将沐朝弼抓获了,而嘉靖派往云南的锦衣卫也将沐昌祚带往京师了。
而且在沐朝弼走后,云南当地的官员爆出了沐朝弼的猛料,据云南抚按官员的参奏,出于某些原因,也许是陈氏无依无靠,也许是迫于沐朝弼的淫威。原本还势如水火的叔嫂二人关系反倒暧昧起来,甚至发生了通奸之事。而且从云南和北京官员接二连三的上书来看,有司对此已经有了一定的察觉。
此事绝非空穴来风,极有可能是真的。这可就是猛料了,不仅仅是叔嫂通奸这样的花边新闻,更是事关之前两位黔国公神秘死亡的大案,此案一出,必将震动朝野。
而且无论是嘉靖还是严嵩都很清楚,这事不可能就派锦衣卫去审理此案,必然要派遣朝廷重臣前往处理本案。而严嵩的意思就是派王用宾主审本案。
一来王用宾作为吏部天官,级别绝对足够审理本案,二来就是给王用宾找点事情做,免得他无事生非,同时用此事来扰乱朝堂的风向。
嘉靖将云南抚按官员的弹劾奏疏下内阁及部议,云南的官员可以说准备把沐朝弼弄死,弹劾他斩罪四条,充军三十条,徒二十五条,杖三十一条。按照这个坐实的话,沐朝弼就算是有丹书铁券也保不住他的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