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681章 河海争端难措手(六)(第2页)

 这是嘉靖决不能容忍的,所以自嘉靖登基以来,对于河工,就重点在护陵上了,祖陵是“帝源、吉壤”, 是王气汇聚之所,则是无可置疑的。嘉靖多次在上谕中强调:祖陵为我圣祖孕秀钟祥之所,即国家万世圣子神孙之根本系焉!认为河工必须重点保障陵寝的安全。

 但是护陵与保漕矛盾已经爆发,虽然朝廷尝试解决两者矛盾,并收其利,却无明显成效,这事确实是极为难办的,之前朝廷所选择的分淮治黄的策略,已陷入失衡状态,任何治河之议都无法兼顾护陵、保漕两大方针,只能是顾此失彼,以失败告终。

 而对于嘉靖来说,这两者却是必须要兼顾的,无论是护陵还是保漕,都是不可动摇的。而且朝廷关于此事,也是争论不休,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一是治河大臣争议不休,治河行动波折不断;二是治河收效不佳,护陵与保漕任务均难实现。

 现在情形是,治河状况复杂化,从之前的黄河、运河问题发展为治黄、治运、治淮、护陵问题重叠交错,治河难度空前加大。这也是嘉靖对于严嵩和徐阶推荐的人选不够满意的原因之一,一干经年治河的臣子都搞不定的问题,仓促之间选择一个从未管过河工的官员,就能治好河吗?

 嘉靖这时候问道:“河工乃是工部该管,吴鹏你怎么说?”

 吴鹏是在坐的臣子中唯一管过河工的,吴鹏之前就担任过总督河漕,对于河工还是了解的,见嘉靖发问,吴鹏赶紧说道:“回陛下,河工之难,首在淮泗,淮泗水相迫泗州,祖陵在焉,河决而南则逼祖陵,抑而北则妨运道,引而东河淮交注,又虑有清口海口之壅,顺之则水直泄而漕竭, 逆而堤之则此塞彼决而漫散为祸,盖百四十余年智臣谋士,彼善于此者则有之,未有能使横流奠安,永为百世之画者也。”

 吴鹏算是说明了现在治河的难点,黄河南决则危及祖陵,北决则妨碍运道,向东易造成清口之淤,顺流而下则运河无法借水通行,筑堤障之则随塞随决,各方限制之下,治河陷入窘境。在此情况下,治河官员议论纷纷,争执不下,治河行动受到阻碍。谁也拿不出一个能够两全其美的办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