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765章 银台疏陈百官惊(六)


 
科道对于进士官们百般呵护,那对于举人出身的官员呢?

那可真是毫不留情,这是同样一位御史在参劾本道二十五名知县时的考语,对于举人出身的官员,他是怎么评价的呢?

这位御史的考语可谓是毫不留情,全然不见之前对于进士官维护了,对于举人官的考语,那可真是简单明了,如:心原放肆,守复贪婪;外若奉职,中实营私;性资刻礅,举动乖张;衷虽朴愿,才识昏庸,任用宵小,弊端丛生。

对于举人官员,不仅是毫无回护,而且动辄要求严惩,已经是科道的惯例了。

就如朱载坖举例的这次,科道言官一共弹劾了25人,革职者3人,冠带闲住者7人,降级用9人,调简僻用5人,改教职者1人,其中进士4人,处罚分别为降级用、调简僻用,这4人为官尽管不称职,但在奏疏中上也给予了诸多维护,处罚也仅仅是降级改任,而举人官们则是革职、冠带闲住等更加严厉的惩罚。

就朱载坖从吏部了解到的资料,举人出身的官员,既要面对地方缙绅苛求之烦,又要受到上司督查雷霆之慑,可谓饱受政务缠身之苦。而举人们上升无望之下,当然是开始摆烂,不管是懈怠政务,还是贪赃枉法,这些都是常见的事情。

所以朱载坖的奏疏中痛陈现在官员铨选拘泥资格,仕途积滞已成积重难返之势的现状,要求吏部唯才是举,三途并用。

朱载坖的奏疏可谓将此事再次推向一个高度,原本仅仅是海瑞一人的任官问题,但是现在经过朱载坖的的发酵,现在上升到朝廷选官用人的大政方针上来了。

这下参与的人就更多了,六部九卿,地方督抚、科道言官、部院大臣都纷纷上疏讨论此事,各执一词,朝廷上下是弹章纷纷,吵的不可开交。

嘉靖对此则是视若无睹,根本不予理睬,万寿帝君什么场面没见识过,这种事情,毛毛雨啦。虽然嘉靖不在乎这些事情,但是内阁不能不在乎,尤其是徐阶,作为内阁首辅,他此时承担的压力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