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821章 直言一疏举朝惊(五)


 
杨博让杨俊民第二天去婉拒了朱载坖,同时让杨俊卿立即去锦衣卫告病,先避避风头再说。

无逸殿内,黄锦将朱载坖的两个请求告知了嘉靖,嘉靖也在思考此事,嘉靖问道:“你怎么看此事?”

黄锦说道:“陛下,殿下所言还是有些道理。皇长孙一人进学,确实是有些枯燥了,选几个伴读也是应该的,至于武艺是否,为了强身健体,也是好事。”

嘉靖当然知道朱载坖的要求也是为了朱翊釴好,但是嘉靖一时半会还真是想不到谁能够去给皇长孙伴读,勋臣子弟首先被嘉靖排除了,排出的理由和朱载坖一样,现在的勋臣子弟是什么样子,嘉靖也有所耳闻,而且勋臣们多是执掌京营的,嘉靖也不愿意现在朱载坖和这些勋臣们交往过密。

文官子弟似乎也不行,首先就是重臣的儿子都年纪不小了,不符合伴读的年龄,再说了皇长孙伴读虽然荣耀,但是对于这些文官子弟们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嘉靖很清楚,文官子弟们多以科举为业,若是充任皇长孙的伴读,必然会影响他们的科举,即便是因此得官,也不被视为正途出身,他们肯定是不愿意自家子弟充任皇长孙伴读的。

见嘉靖也有些为难,黄锦说道:“陛下,宁安长公主的儿子李承恩,和皇长孙年纪相仿,可以当皇长孙的伴读。”

嘉靖认真思考了一下黄锦的提议,发现确实有道理,勋臣子弟、文官子弟都不合适,但是宁安公主的儿子确实是合适,首先皇长孙和李承恩是表兄弟,这是很亲近的关系,而且无论是宁安还是李和,肯定是愿意自己的儿子成为朱翊釴的伴读,和其他人不同,宁安虽然贵为公主,但是李承恩却是没什么前途。

依照大明祖制,李承恩日后最多就是在锦衣卫或者五军都督府领个虚职,吃份钱粮罢了,要想有前途,恐怕只有抱紧朱翊釴这条大腿才行。李承恩当伴读,嘉靖是很放心了,毕竟这也是他自己的外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