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触目惊心巨蠡贪(四)(第2页)
汪道昆说道:“陛下,其实京通仓之弊,非是一时一日而形成的,粮储空虚,有多种原因。”
朱载坖让汪道昆说下去,汪道昆向朱载坖解释了,虽然朝廷要求每年向京通仓转运漕粮四百万石,但是实际上很多年份并未解到数额,以汪道昆担任总督仓场时为例,最多的一年也就三百五十万石,一方面是由于朝廷缺银,将部分漕粮改折了,另一方面就是运军逃亡,运力不足,根本没有足够的船只来运送漕粮。
而且运军为侵盗粮米而制造的人为漂没事故也屡见不鲜。他们借口风涛、漂流,沿途盗卖漕粮,并凿舟自沉,贿赂仓场官吏以求逃脱惩罚。
而且运军往往不愿意在五六月份的时候早早的将漕粮运到,因为一般漕粮七八月运到时晒扬,而为防曝晒过多使粮食不足额数,运军宁愿迟来。大量的漕粮就在潮湿不堪的运河上等待,而同时运军盗卖漕粮,可以以少充多,在粮中掺水使之涨发,这样收上来的漕粮,很快就会腐败变质。
不少运军沿途贸易迁延,很多人实际上都已到达了张家湾,离京城不远,就是逗留不进。不愿交粮,因为在此地等候,可以低价购买仓支米军士因惜费脚价而在此贱售的漕米以供运军买来掺和,补足他们盗卖的差额。
张家湾实际是就是另一个京通仓,粮储亏损之事,汪道昆是很清楚的,可是彼时汪道昆也不敢讲此事揭发,因为汪道昆很清楚,一旦揭发此事,粮储亏空,必然导致京师粮价暴涨,到时候嘉靖为了安定民心,说不得要将自己的总督仓场拿来祭旗,汪道昆可不傻,这种事情不能干的。
朱载坖听完之后,冷哼一声,说道:“于是你就因循苟且,装作不知?”
汪道昆说道:“陛下,下官也从中得到了一些消息。”
汪道昆收受了贿赂,这些小吏们也就把他当自己人了,汪道昆还是探知了一些情况,在整个京通仓的小吏团体中,最重要的就是所谓的歇家,他们是这个贪腐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所谓歇家,本来只是官员小吏雇佣的帮闲,但是后来得以包揽完纳钱粮,包囤粮米进仓,有的还参与修整仓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