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952章 风波乍起朝堂急(第3页)
而这时候太常寺卿兼国子祭酒陆树声则上疏称:伯等一时之典,从祀万世之典!
认为王守仁功业已经被肯定了,就不应该再陪祀孔庙,但是王门弟子坚决不干,要王守仁陪祀孔庙,已达成三不朽的成就。
而朱载坖将耿定向的奏疏发给内阁,令阁臣们密疏上陈此事,徐阶、李春芳当然是坚决支持此事,陈以勤态度暧昧,在可与不可之间,郭朴坚决反对,高拱的态度就很微妙。
高拱的密疏中没有直接说王守仁是否应该陪祀孔庙,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从祀重典,非真能信今传后者,未可轻议。非见其能信今传后者,亦未可轻议。若使日后议黜,恐反为盛典之累,故未敢遂拟其人也!
高拱的意思就是暂缓其事,因为王守仁的学说现在争议实在是很大,即便是朱载坖将他送入孔庙,未来也有可能被抬出来,到时候王守仁的身后之名倒是无所谓,朱载坖这个皇帝就会很尴尬了,所以高拱认为不应该现在决定此事。
而徐阶也敏锐的发现了此事的关键不在于朝廷的争辩,而在于朱载坖的圣心,于是徐阶以密疏上奏:王守仁诚宜从祀,使如此,心学弟子必能为陛下效死也!
这句话终于打动了朱载坖,朱载坖于是用中旨批准耿定向的奏疏。
认为王守仁功业已经被肯定了,就不应该再陪祀孔庙,但是王门弟子坚决不干,要王守仁陪祀孔庙,已达成三不朽的成就。
而朱载坖将耿定向的奏疏发给内阁,令阁臣们密疏上陈此事,徐阶、李春芳当然是坚决支持此事,陈以勤态度暧昧,在可与不可之间,郭朴坚决反对,高拱的态度就很微妙。
高拱的密疏中没有直接说王守仁是否应该陪祀孔庙,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从祀重典,非真能信今传后者,未可轻议。非见其能信今传后者,亦未可轻议。若使日后议黜,恐反为盛典之累,故未敢遂拟其人也!
高拱的意思就是暂缓其事,因为王守仁的学说现在争议实在是很大,即便是朱载坖将他送入孔庙,未来也有可能被抬出来,到时候王守仁的身后之名倒是无所谓,朱载坖这个皇帝就会很尴尬了,所以高拱认为不应该现在决定此事。
而徐阶也敏锐的发现了此事的关键不在于朝廷的争辩,而在于朱载坖的圣心,于是徐阶以密疏上奏:王守仁诚宜从祀,使如此,心学弟子必能为陛下效死也!
这句话终于打动了朱载坖,朱载坖于是用中旨批准耿定向的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