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054章 专征萧鼓向白山(五)(第2页)
朱载坖对于这些奏疏一概不理,并且训斥这些官员:“军国大事,岂能朝令夕改?千里之外,尔等竟能知战场形势乎?天下安危系于辽东。辽东安,则海内风尘不动;辽东一扰,则天下金鼓互鸣。何也?诚以平原旷野一望千里,守之则难为力,弃之则胡虏长驱,曾无门庭之限,此所以为中国必争之地,而虽殚天下之力守之,然后天下可安也!今大军尽出,必为一战功成,戚继光、汪道昆皆老成宿将,足以制敌,尔等再三妄言,朕岂无斧钺之罚乎!”
将这些上疏官员全部予以处分,朱载坖最讨厌的微操,他都没微操,这帮言官就想微操,这还得了,朱载坖坚决不同意这么办。
不过户部尚书马森也多次上疏朱载坖,自军兴以来,朝廷已经向辽东转运粮秣二百万石,耗费钱粮更是倍于此数,太仓实在是支应困难,请求朱载坖下旨给汪道昆,要求辽东诸军尽快结束战事。
确实,近十万大军在千里之外征战,而辽东本地出产的粮秣又远远不足以支持大军,虽然朝廷想尽了各种办法转运军需,但是近千里的路程可不是说着玩的,尤其是戚继光率军深入建州部之后,转运的难度更加大了,尽管只增加了二三百里的路程,但是损耗是急剧上升,因为都是陆运,要征调大量的民夫、卫所军余子弟来协助运粮。
从京通仓发出二石半粮食,戚继光那里才能收到一石,其中的耗费可想而知了,所以马森多次奏请朱载坖晓谕汪道昆,要他体恤国用,从速进剿。
但是朱载坖予以拒绝,为了弥补粮秣的差额,朱载坖还拨出内帑,令张居正、蔡国熙、杨继盛等人在东南采购粮食,通过漕运、海运两种方式接济辽东和京通仓。
汪道昆虽然再没有收到重臣们的书信,但是他自己也很清楚,战事迁延已经三月有余,耗费的钱粮有如山海,再打下去朝廷很难支应了,所以汪道昆也在催促戚继光尽快了解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