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079章 南来驿马送音尘(二)(第2页)

 鄢懋卿将此事详细解释了一下,事情的根源还是在工本盐上,本来鄢懋卿设立工本盐,是将之作为朝廷和盐商们谈判的一个筹码。但是随着鄢懋卿去位,这事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工本盐不再是朝廷制衡内商的工具,反而成为压垮边商的最后一根稻草。

 工本盐加重了边商开中和运销食盐的成本,提高了其经营门槛,不得不将守支和运销环节交给内商去办理,而内商则借机做大,垄断了守支和运输环节,隆庆二年,经巡盐御史庞尚鹏奏请,边商河盐被停止,同时边商勘合由官方分三等定价全部归内商承买守支,也就是说朝廷以法令的形式承认了边商在边纳粮开中、内商在场守支的形式,内商由此取得了垄断守支、运销环节的地位。

 说白了,现在朝廷已经用法令的形式承认嘉靖以来形成的盐商分化分工格局,在停加征、停河盐、官定边引收购价格之后,最终选择了内商,在法制上确立起内商守支的垄断地位,这个时候,鄢懋卿之前这些办法已经不行了。

 朱载坖不由得无奈了,他现在知道为什么连张居正这么强势的人的也不敢轻易动这帮盐商了,因为现在内商已经全面控制了两淮盐场的守支和运销环节,边商也已经实力残破,要想恢复实物开中,难度确实是很大的。

 朱载坖问道:“守支果有如此之难吗?”

 鄢懋卿点点头,大明守支之难是肯定的,所谓守支,其实就是由于盐商先已赴边购粮上纳,却又迟迟不能获得官盐,边商经营周期因被迫守支而延长。如此一来,原本一、两年为一周期的资金周转速度被延长至五、六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其收益自然大为减少。 尤其在守支问题严重之时,盐商守支动辄十几、二、三十年,收益更是微乎其微。

 鄢懋卿直接指出,这种守支问题,主要的责任就在朝廷,出现守支问题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朝廷无节制的滥发盐引,和所谓的势要之家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