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104章 盐政议论难分晓(六)(第2页)

但是眼下朱载坖确实是没有什么好的人选来干这事,要是朱载坖真的找得到人选的话,也不会把主意打到严世蕃身上了,毕竟朱载坖也很清楚,让严世蕃去总理盐政,面临的反弹会有多大。

但是小阁老是何等样的人?当即就决定卖了赵文华,严世蕃向朱载坖推荐赵文华去办此事,朱载坖一想,似乎还是确实有可行之处,作为干兄弟,赵文华的底线和严世蕃一样灵活,黑的话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赵文华之前连自己的干爹严嵩都敢背刺,确实是可以考虑的人选。

严世蕃为了让朱载坖坚定想法,还添油加醋的说赵文华的各种适合的原因,赵文华当过浙直总督,对于东南的情况是相对比较熟悉的,而且赵文华是浙江慈溪人,在盐政的问题上,浙江盐场和两淮盐场一直是矛盾重重,主要是由于行盐地区的争议,大明就这么大,淮盐多行一府,就意味着浙盐少行一府,所以让赵文华去办此事,确实可行。

严世蕃当然是极力推荐赵文华了,这个时候什么干兄弟,亲兄弟都得被小阁老拉来顶雷,小阁老的道德水准一贯的稳定。

朱载坖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而是表示自己要思考一下。

等严世蕃走后,朱载坖召见了高拱,高拱向朱载坖陈述了鄢懋卿、庞尚鹏等人的意见,高拱也认为庞尚鹏的策略并非是治本之策,而是单纯的治标。

但是鄢懋卿的这个想法实在是过于大胆了,而且风险和代价太大,大明现在是承受不起的,一旦盐引的信誉崩盘,占大明太仓现银收入一半的盐税就要受到影响,谁敢承担这个风险?即便是高拱也不敢轻易下这个结论。

不过高拱也认为,鄢懋卿说的确实有些道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盐政问题,消化掉这些滥发的盐引确实是必行之举,但是应该怎么消化,一时半会儿高拱也还没有想到。

朱载坖一面令高拱继续与诸位臣子们商量,务必要搞出稳妥的办法,一面开始摸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