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110章 条法俱在刑戮威(四)(第3页)
既然是赵文华的要求,盐商们赶紧去办理此事。
而赵文华和锦衣卫还在搜集相关的证据,不过有了杜栋的协助,赵文华的进展就相对很快了,杜栋这个盐运使虽然没什么实权,但是毕竟很多事情还是知晓的,大明的盐政,现在确实是漏洞百出。盐官甚至协助商人作假,帮助商人将食盐走私到各个地方。更有官员自买私盐,贩卖到各种地方,从中获取暴利。
而盐商伪造盐引、贩卖私盐也是正常情况,随着朝廷对于余盐的驰禁,盐商们勾结盐官,贩卖私盐,或者在正常支盐的时候,贿赂小吏,夹带私盐出场,这些都是正常操作。
太祖对此可是有明训的:“犯私盐者罪至死,伪造引者如之,盐与引离,即以私盐论。”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不上称,没有四两重。可要是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大明对于私盐、盐引的事情,一贯都是严打的,而盐商们自以为自己已经买通了上下官员,乃至于衙门小吏,自然是高枕无忧了。
不过赵文华的办法很简单,第一就是查账,盐引从发出到支盐的每一步都是有严格记录的,赵文华首先在其中寻找破绽,然后就是陆绎派出锦衣卫,到各处掣盐所,实地勘察掣盐的重量,同时借助汪家子弟的掩护,锦衣卫们化妆成汪家的伴当等,往囤户购买盐引,请求他们代为疏通支盐,借此获取证据。
而囤户们表示,正盐一引八钱五分,二百八十五斤,要是他们原因加钱,可以一引支盐六百斤,加多少呢?七钱银,锦衣卫遂买一千引盐,在这些盐商们的操作之下,果然支到了六百斤一引的盐。
而且重要的是,弄懂了他们夹带私盐和伪造盐引的操作办法和证据,这对于赵文华来说是极为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