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159章 疏陈事弊满朝惊(五)

其实这些祖训也罢,大诰也罢,他们这些大臣们哪个不是烂熟于心,他们是什么都清楚,但是什么都不愿意做。

 对于整个文官集团来说,祖训和祖制就是他们灵活的道德底线,对于他们有利的部分,那就是大明祖制,绝对不能动摇,对于他们不利的部分,那就是历史文件不具备现实利益。

 这点朱载坖很清楚,王锡爵也很清楚,给事中原本是内廷官员,但是现在却沦为内阁的打手,这点是朱载坖所不能忍受了,无论是马森还是王锡爵,其实都看到了一点,就是部权现在实在是太低了,六部尚书虽然看起来是朝廷政策的实际执行者。

 但是上有内阁的约束,旁有都察院、六科的掣肘,还有下面司官对于堂官的抵触,这些事情都使得六部堂官的实际权力被侵夺,自从嘉靖以来,强臣辈出,张璁、夏言、严嵩等人,以六部为下属,役使堂官如牛马,徐阶、李春芳等人,以科道为抓手,视六部为浊流。部权沦丧,至于今日。

 现在不仅仅是在京师,六部没有权威可言,现在就是在地方,地方的督抚大员也逐渐对六部不怎么感冒的。最典型的就是户、兵二部,户部的催粮和兵部的统兵、调兵之权,地方督抚是根本不感冒的,因为地方督抚本就是都察院的外差,现在科道强势,这些地方督抚们有事不是找内阁就是直接上疏皇帝。

 要是用海大人的话说就是,盖天下之督抚,不直六部久矣!

 王锡爵看完这些祖训和大诰之后,说道:“陛下,六科乃耳目侍从之臣,近侍之官,职在驳正奏牍,关防诸司,不可不重也!”

 对于王锡爵的话,朱载坖是很认同的,原本大明是就近侍之臣的,按照太祖时制定的规矩,给事中与通政使司、光禄司、翰林院、尚宝司等一道,俱为近侍,是皇帝的亲信臣子,但是实际上到了现在,已经早就不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