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160章 疏陈事弊满朝惊(六)(第2页)

 面对朱载坖的不满,杨博、吕调阳赶紧请罪,朱载坖说道:“卿等直言就是,朕已经屏退外人了,此间仅有二卿与朕,何话不能说得?”

 有了朱载坖这句话,杨博这才说道:“陛下既如此说,则老臣放肆言之,所谓内阁者,翰苑之内署也!”

 杨博认为,内阁从制度上来说,仅仅是翰林院派驻内廷,作皇帝顾问的一个机构而已。

 朱载坖问道:“大宗伯呢?”

 吕调阳说道:“陛下,大冢宰所言,不无道理,察内阁之始,不过拣选翰林学士入内顾问也,言之为翰苑之内署,亦不为过。然如今之内阁,早已不是当初的内阁了。内阁之职,同于古相者,以其主票拟也。”

 吕调阳毫不讳言的认为,现在内阁和之前的宰相很大程度上已经是相同的了。

 朱载坖直接说道:“那以此看,内阁竟不是大明的正式衙门了。”

 这还是真是,在大明的各级衙门中,你都找不到内阁这样的一个衙门,所谓内阁的执掌,全部都是编撰在翰林院下的,内阁并无自己的印信, 与诸司的公文往来亦以翰林院的名义,内阁下面也仅有制敕房与诰敕房两个机构,所需要的人员也都是从翰林院调来的。

 朱载坖皱眉说道:“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此办事,岂能昭大信于天下?”

 朱载坖说得也是实情,大明的内阁,权力有多大,权力范围是什么,一概没有什么明确的说法,内阁权力的大小,就取决两个方面,一是皇帝的态度,如果皇帝本人相对怠政,并且愿意信任内阁,那么内阁的权力就大,若是遇到重八个那样的主,就算是有内阁也不过是个文书机构罢了。

 第二就是阁臣们的能力了,阁臣能否控制科道,势压六部,也是内阁权力大小重要因素,要是像成化朝纸糊三阁老那种货色,别说势压群僚,就是泥塑六尚书也不鸟他们啊。但是要是遇到夏言、严嵩这样的主,管你什么科道、六部,全都给本阁老把尾巴夹紧一点,敢唱反调,就收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