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164章 法条纷纷建制忙(四)(第2页)
现在肯定是要给内阁铸造新的关防印信了,朱载坖在和阁部大臣商量之后,御笔亲书皇明内阁关防之印,以一品衙门规格铸造内阁关防印信。
除了内阁衙门的关防印信之外,朱载坖还要将各大学士的印信一并铸造,大学士印信一共六枚,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一共铸造六枚印信,以供阁臣们上疏或者文书传递使用。
这些印信都是银印,同时之前内阁所使用的行翰林院和文渊阁两枚印信就予以收缴作废。
除了印信的问题之外,吏部尚书杨博还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内阁的任期问题,大明对于官员的任期是有完整、严格的规定的,内外官满三年为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黜陟。实际上规定了官员的法定任期,为每九年一任。虽然现在官员的任期制度并不能完全落实,但是毕竟还是有制度在的。
但是内阁的任期制度,尚且没有明确的任期。杨博作为吏部尚书,要求给内阁阁臣也制定一个任期制度。
杨博的这个请求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自从嘉靖以来,阁臣久任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了,嘉靖、朱载坖都是有意维持内阁阁臣的相对长久,如嘉靖时的张璁、严嵩、徐阶,朱载坖即位以来,而是对于阁臣予以充分信任,现在朱载坖所用的阁臣大部分都是朱载坖在裕王府的讲官成员,朱载坖也有维持阁臣久任的传统。
阁臣久任当然还是有很多好处了,首先可以保持政局的相对稳定和政策的延续性,内阁与皇帝亲密无间,也便于内阁施政,久任的阁臣们积威甚重,足以号令群臣。
但是久任的阁臣也会导致权臣的出现,这是杨博这些部臣所不愿意看到的,他们好不容易才促使朱载坖重视六部的权力,当然要从各种方面对内阁加以限制。
杨博的这个提议遭到了内阁辅臣们的反对,辅臣们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内阁辅臣乃是天子近侍,用进舍退都是天子的权力,不必有任期,只看皇帝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