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170章 更易元辅事纷忙(二)(第2页)

 河南道掌道御史武尚贤以及河南道御史成守节、王嘉庆等人上疏指责高拱放肆妄言,狺狺狂吠。

 翻译过来就是你高拱在狗叫什么?京察和外察是你内阁辅臣应该说的事情?

 朱载坖对这些御史当即予以训斥,随即召集阁臣、吏部、都察院堂官一道商量此事,朱载坖也认为应该对大明的官员展开一次清查了,但是之前的那种方式是显然不可取的。

 之前大明的京察和外察,考察的主观性太大了,以外察为例,州县以月计上之府,府上下其考,以岁计上之布政司。 至三岁,抚、按通核其属事状,造册具报,立以八法。而处分察例有四,与京官同。

 考察官员主要依靠的就是上级官员和巡按御史的考语,主观性极大,这就导致填注考语不实、私揭中伤,贿赂上级官员和巡按御史的情形非常普遍,外察几乎成为空文。

 高拱奏请提前举行京察和外察,朱载坖认为是可以的,但是考察的方式要加以变更,使之更加客观。以往的京察和外察,地方官考核的标准主要依据官员任期内行过事迹所造《须知文册》等文簿,京官考核则依据《诸司职掌》以凭考绩,再加上上司和巡按御史的考语,还有就是科道的访单,作为考核的依据。

 朱载坖对诸位重臣说道:“朕观之前的京察、外察,流于形式,甚至沦为党争倾轧的工具,朕以为殊为不妥。”

 其实朱载坖所说各种弊病,之前也早就有人提出来了,在之前的大臣们早就指出京师的所谓访单、咨访已经渐成虚言,咨访、访单成为言官奔走串联颠倒黑白、横行私意的工具了。

 对于这些现象,无论是吏部尚书杨博、左都御史葛守礼都很清楚,但是应该怎么解决,却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朱载坖认为,以前那种由河南道、都察院和吏部共同组织京察和外察的形式实在是过于呆板了,尤其是对于大明朝这些人精来说,漏洞实在是太大了,他们完全有时间去进行各种操作,这种考察实在是没有任何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