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182章 旧土新归事难为(二)(第2页)
朱载坖对于杨博的这个建议倒是认可的,这次大明将整个辽河河套夺回了,但是要怎么守住辽河河套呢?其实就算是杨博不说,朱载坖也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移民实边,只有百姓到了辽东,才能够将这片土地守住。
之前朱载坖已经在着手向辽东移民了,之前重点建设的事沈阳、大连两地,已经先后从山东、直隶移民一万五千余户,充实两地,据辽东巡抚侯汝谅汇报,这些百姓现在已经基本上在当地安顿下来了,由于朱载坖向他们提供的主要是大豆和玉米的种子,虽然这些百姓开垦出来的多是生地,现在产量并不高,但是据当地的老农报告,辽东土地肥沃,比之山东、直隶的土地要好的多了,未来产量并不会低。
侯汝谅认为,若是能够持续向辽东移民,将关内的流民迁往辽东,十年之后,辽东就可以不需要朝廷的资助,自给自足了,假以时日,还可以向辽东镇提供军粮,减少朝廷的转运。
事实证明,朱载坖开发辽东是正确的,但是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投资,朝廷在未来的十年,都要向辽东投入巨资,转运粮饷,才能够见到回报,而现在还要继续迁移百姓去充实辽东,同时还有沿着辽河修筑新的边墙,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朝廷来说,不可能把全部的银子都砸到辽东去啊。
更加重要的是,百姓安土重迁,能够被朝廷迁移到辽东去的,主要是流民。但是随着这两年朝廷对于水利加大投资,和连续的向辽东移民,现在山东、直隶的流民已经不多了,强行迁移百姓去辽东是极为不妥的,朱载坖不愿意做这种事情。
但是朝廷招募百姓去辽东,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眼下最重要的问题是没人。
朱载坖将自己的顾虑告诉了几位重臣,这也确实是个问题,现在辽河河套已经被大明夺取了,但是怎么样将其消化,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