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227章 条鞭法现商议忙(三)(第2页)
大明现在的情况就是,南方地区土地肥沃,作物一年两熟,且人口集中,人均占有面积较少但产出却多,而北方土地贫瘠,地广人稀,作物一年一熟,所以南北方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北方往往田赋轻徭役重,南方徭役轻而田赋重。
而按照一条鞭法的要求,将徭役摊入田赋,对于南方百姓来说自然是相当不错的选择,南方农民以较轻的徭役摊入产出较多的土地,自然轻松简便,而北方农民以较重的役摊入本就所出不多的土地,自然无法承担如此沉重的税负,只能放弃土地,举家逃亡,沦为流民,这是朱载坖所不愿看到的事情。
所以不仅是葛守礼,很多的北方出身的官员都不能接受折银,高拱也说道:“陛下,夫江南以地科差,盖田之收入既多,又十年始一应差,故论地亦便;若河之南北,山之东西,地多瘠薄沙碱。每亩收入,不过数斗,而寸草不生者亦有之,又年年应差,并之于地,无怪农民之失所也。”
这确实是朱载坖所担心的事情,一条鞭法并非对百姓友好,他所增加的白银收入,会使得百姓承担极大的风险。
而吏部尚书杨博也说道:“陛下,白银虽然重要,然粮食才是根本。大军调动,战马繁育,都需要天量的粮食,京师百万生民,京营、亲军,也都需要粮食,本色必不可少也。”
杨博说的也是正理,京师所需要的粮食是天量的,除了北方诸省的粮食供应之外,每年的漕粮才是维系京师和附近诸军的根本,必须要保证足够的漕粮才能够保证京师的安稳。
但是一条鞭法有没有可取之处呢?朱载坖认为还是有的,就是规定官收官解,减少百姓的负担,这一点是所有大臣们都认可的,总分收解,责成有司,小民便于输纳,不受扰害,国家亦收实课, 不致缺用。朱载坖的意思是一条鞭法中有利的部分加以推行,有争议的暂且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