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247章 宵衣旰食何曾闲(五)(第3页)

还有就是大量百姓涌入城市打工,放弃了土地,农村的土地,即使在耕种的,也是种植桑蚕和棉花的多,毕竟这两样可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南直隶州县的奏疏也很快到了朱载坖的案头,和朱载坖猜想的差不多,东南府州粮食产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太仓奏报:耕地宜稻者十之六七,皆弃稻种花。

松江府和附近州县的情况就更加恶劣了,松江府上海县和嘉兴府崇德、桐乡一带,稻田面积的减少也主要是受棉花种植的排挤,沿海官民军灶共垦田大约200万亩,其中大半用于种棉。

松江府在奏报中称:“吾邑地产木棉,行于浙西诸郡,纺织成布,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以济。故种植之广,与粳稻等。”

松江府的棉花播种面积已经达到了松江府田地面积的一半,除了棉花之外,桑蚕也会影响粮食的播种,不过和棉花比起来,桑蚕的影响要小的多。

嘉兴府除崇德、桐乡外,秀水县养蚕之风亦很浓厚,三至四月间因村妇多养蚕,故当地俗称四月为“蚕月”,湖州府的桑蚕养殖更加兴盛,农家岁计,唯赖以蚕,苏州府吴县、昆山、吴江一带,养蚕之家亦不少,尤其是吴江县,有“蚕桑盛于两浙”之谚,养殖桑蚕虽然不占用耕地,但是对于人力的需要是极大的,也会影响到粮食的耕种。

经过统计,仅苏州、松江两府,比国初种植水稻的面积就减少了七百万亩,相当于减少了五分之一的耕种面积。不仅是水稻的减产,苏松等地的小麦也大量的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