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253章 藩臣异心难分说(三)(第2页)

 这点倒是获得了朱载坖的部分赞同,理藩院和礼部确实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朱载坖和赵贞吉的想法并不一样,朱载坖的意思是逐渐将礼部的外交职能向理藩院转移,最终将理藩院变成专门的外事衙门,所以朱载坖说道:“大宗伯的话确实是有些道理,理藩院和礼部,在很多事务上是有重合之处,两个衙门很多时候是要协同办公的,但是事涉藩属,还是要重其体例以示朝廷之重视。”

 朱载坖认为,理藩院的长官以礼部尚书衔掌院事,同时和其他六部一样,下设两位侍郎协助掌院处理政务,其下是各司,负责处理具体政务,这才是重点,涉及到理藩院的具体执掌。

 首先就是从其他衙门划转理藩院的部门,原属礼部的会同馆、还有主客司的部分人员、鸿胪寺等都要转隶理藩院,除此之外,就是理藩院本衙下设的各司,经过朱载坖和重臣们商量,理藩院下设稽勋司、宾客司、柔远司、理刑司,稽勋司负责颁授印信,管理这些藩属的王位、服色等。

 宾客司负责接待藩属的使者的,柔远司负责制定对这些藩属的赏赐,理刑司负责处理这些藩属对大明不恭顺或者说背叛大明等行为。

 除此之外,朱载坖还下令在理藩院下设同文馆,负责负责翻译人才的培养,同时管理国书、诏书和藩属奏疏的翻译。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理刑司了,对于藩属的各种违制、违法行为,都要由理刑司郎中召集理刑司官员们会商之后,根据情节的轻重,上呈掌院,情节较轻的,直接由理藩院报请皇帝之后处分,可以予以申斥、暂停朝贡、减少贡使、加征关税等惩处措施。

 而如果说事涉谋反、谋逆、谋叛等情节严重的不法事,甚至是需要用兵征讨的,那就要由理藩院掌院尚书和礼部尚书一起具折上奏,在经内阁召集兵部等衙门,会商之后,上呈皇帝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