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3章 新衙开来部院增
朱载坖之所以一直没有将这个想法抛出,是因为朱载坖要观察臣子们反应,一直以来,大明就只有七个正二品衙门,六部加上都察院,其他的就算是大理寺这样的三法司要害衙门,不过仅仅是三品,所以对于在大明再设立一个二品衙门,朱载坖是很慎重的,这是将重八哥制定的祖制予以推翻了。
之前的所谓总理盐政、提督钞关等衙门,毕竟还是在六部体系之下的产物,并不算突破祖制,但是设立一个二品衙门与六部并驾齐驱,显然是对祖制的突破,所以朱载坖要慎重起见。
对于汪道昆和刘体乾的争执,朱载坖采取了放任的态度,静静看他们的表演,两位部堂争过一会之后,都请求朱载坖圣裁此事。
朱载坖笑着说道:“这海关,一定要归户部,或者兵部吗?朕看不一定吧,海关之重,上干朝廷,下系民生,不可不重,朕以为,归于户部,或者是归于兵部都似有不妥。”
朱载坖的看法很简单,海关应该单独设立一个衙门,从属于户部和兵部都不合适,海关既是一个和外国人打交道的衙门,又是现在朝廷的重要财源,同时海关麾下的缉私水师也是非常重要一支武装,所以归属了哪个衙门都不太合适,而是应该单独设立一个衙门,专门负责管理大明的进出口事务。
不仅仅是海上的贸易,陆地边境的贸易和征税也要由这个衙门来负责,所以朱载坖认为应当专门设立一个二品衙门来负责管理此事,与六部平级,当然,海关关税是要解运太仓的,同时海关下辖的缉私兵力,不管是水师还是陆军,也要受兵部的管理。
对于朱载坖的这个看法,重臣们是有些诧异的,毕竟朝廷六部七卿是惯例,这下海关也要升格为二品衙门,与六部七卿同列,这似乎有些过于出乎臣子们意料了。
但是朱载坖决心已定,他向臣子们陈述了自己的理由,六部是从尚书省演化而来的,之前六部确实可以应对大明的日常政务,但是现在显然不行了,海关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从执掌来说,海关的主要责任是为朝廷征收赋税,似乎是户部的业务,但是海关麾下由大量用于缉私的官兵,这又和兵部有关,由谁来管,都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