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334章 渔阳鼙鼓按征尘(八)(第2页)

马芳经验丰富,尤其是和蒙古人作战是有丰富的经验的,但是马芳的年龄也同样不小了,年介六旬,任用马芳为将的话,不太合适,阁臣们都认为朝廷要爱惜老将,保全马芳。

李成梁的年岁倒是合适,毕竟现在李成梁才刚刚五十岁,正是武将年富力强的当打之年,也有丰富的对蒙古作战的经验,而且李成梁本就是铁岭卫出身的,熟悉当地的情况,按道理来说李成梁是非常合适的人选,但是高拱对李成梁却有看法。

高拱认为李成梁功利性过重,任用他为将,不利于朝廷日后收拢蒙古诸部的人心,李成梁这人,勇猛剽悍,这是不用多说的,但是也有缺点,他极重功利,很多时候为了战功往往不顾及朝廷法度,杀伤太过,甚至有不尊号令、杀良冒功的前科,这都是高拱所不喜的,而且李成梁回京以来,交游甚广,不仅仅与勋臣们交往甚密,与朝臣们多有交往,出手阔绰,这些事情早就为御史所弹劾,只不过朱载坖一向对于这些能征惯战的大将比较优容,认为这些不是什么大事。

这次事关重大,高拱认为李成梁暮气渐生,不能统兵,高拱认为还是以戚继光为帅比较稳妥,一来是戚继光久镇蓟辽,熟悉边情,士卒也乐于为之趋使,蓟镇新军由其一手操练,只有戚继光才能够做到如臂所指,而且戚继光作风稳重,由大局观,能够控制部队,有中山王之风,是统帅大军的不二人选。

高拱的话深得朱载坖的认同,在朱载坖心目中,这次统兵的人选非戚继光莫属,原因只有一点,就是稳妥,戚继光也许打不出马芳奇袭丰州滩那样的神来之笔,但是胜在稳妥,至少不会出现丘福那样的事情,同时大军步骑混编,也只有戚继光有这个能力统御大军出征。

朝廷正在商量应该怎么用兵的时候,辽东急报,哨骑探得土蛮部土蛮、克石炭、黄台吉、大、小委正、歹青、拱兔、暖兔、以儿邓、赤劳亥、花台吉、在桑户等虏酋,大会于兀炭,有寇边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