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25章 波澜(三)(第2页)

 嘉靖沉思一会说道:“自庚戍之变以来,俺达日渐猖獗,每岁犯边,京营日渐颓废,非是国家之福。朕欲整顿京营,卿等以为如何?”

 对于嘉靖的想法,几位阁臣能有什么意见,严嵩当即表示支持嘉靖,严嵩说道:“京营颓废,确是一大弊端,丰城侯卧病在床,已经不能理事,现在京营中无人主事,确实不像样子。”

 徐阶看了严嵩一眼,不得不佩服严嵩的果断,丰城侯李熙本来是严嵩的政治盟友,但是最近聂豹的弹劾让严嵩感觉到了危机,嘉靖显然因为严鹄的事情对严嵩严世蕃父子起了疑心,严嵩太了解嘉靖了,一旦嘉靖的疑心达到顶点,发作之时就是严家身死族灭的时候了。

 故而严嵩果断的抛弃了自己的盟友,向嘉靖表达忠诚,对于严嵩的行为,嘉靖自然是十分满意的,嘉靖说道:“惟中所言不错,既然丰城侯已经无法理事,以成国公朱希忠、襄城伯李应臣提督京营,兵部尚书聂豹总督京营戎政,调杨博以兵部左侍郎协理京营戎政。惟中你看看巡抚陕西以何人为宜啊?”

 既然严嵩这么懂事,嘉靖也不介意给严嵩一点甜头,一个陕西巡抚就算安抚严嵩了。严嵩居然说道:“陛下,陕西巡抚事关边塞,还是应当廷推选择,选一知兵之人。”

 对于严嵩的懂事,嘉靖显然是非常满意,说道:“还是惟中办事妥帖!”三位阁老们这才告退,回到自己直庐的徐阶,感觉有点心神不宁,总觉得要出事情。他已经严厉的告诫过自己的学生和党羽,不得在此时再弹劾严嵩了,因为他知道,嘉靖现在还需要严嵩,不会罢黜他的。

 而且嘉靖对自己还没有这么信任,一旦弹劾严嵩,反而会让嘉靖起疑心,杨继盛之事已经让嘉靖开始怀疑自己了,要是再出什么事,一旦触动多疑的嘉靖,自己就麻烦了。

 调整完了锦衣卫,嘉靖在思索着京营的事情,锦衣卫的事情好处理,反而是京营不好处理。由于嘉靖自己是小宗入继大宗的,故而朱厚熜对原来执掌京营的一帮勋贵并不放心,之前一直执掌京营的英国公被嘉靖高高挂起,虽然地位很高,但是英国公张溶只是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并不领兵。

 反而是成国公朱希忠、丰城侯李熙长期执掌京营,但是这次的事情让嘉靖对丰城侯产生了怀疑,眼下李儒正任五军营坐营官,其父李熙任总督京营戎政,这让嘉靖不得不警惕起来。

 嘉靖决定召集内阁成员来,严嵩、徐阶、李本来到万寿宫无逸殿,朱厚熜问道:“现任侍郎及佥都御史以上官员,知兵者有几人?”

 嘉靖这句话,让几位阁老大脑飞速运转,难道哪里要用兵了吗?因为众所周知,嘉靖一向厌烦用兵,当年夏言、曾铣图谋复套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当时三边总制曾铣向嘉靖上疏称:敌贼占据河套,侵扰边疆将近百年。孝宗想收复而不能,武宗想征讨而没有实现,让吉囊占据作为巢穴。他们出河套则侵略宣、大、三关,以威震畿辅;入河套则入侵延、宁、甘、固,以扰乱关中。深山大川,形势有利于敌而不利于我。

 曾铣以奇功自诩,劝说嘉靖复套道:封疆之臣当中还没有对陛下说要收复河套的人,因为这是军兴重务;小有挫折损失,灾祸就会接踵到来,鼎烹刀锯,前后受刑。我并不是不知道兵凶战危,而枕戈汗马,切齿痛心已经有些日子了。私下曾谋划着这件事:秋高马肥,弓矢劲利,他们聚集而进攻我们,而我们则分散而防守,让他们占上风;冬深水枯,马无隔夜之粮,春寒阴雨,土地没有干燥的地方,他们的优势渐弱,我们利用这一时机,则中国占优势。我请求用精兵六万,加以山东枪手二千,每当春夏之交,携带五十天的粮饷,水陆交进,直捣他们巢穴。步骑齐发,炮火如雷激荡,则敌寇就不能支撑。这是一劳永逸的办法,万世社稷所依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