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南都风云起惊变(第2页)
堂堂国朝勋臣,国公之尊,和一个六品小吏过不去,还要不要体面了,关键是在与文臣相争中常遭处罚,失败后其色厉内荏于此亦可见一斑!
徐鹏举堂堂魏国公,南京守备,被一个南京兵部主事弹劾受罚,竟然说出要动用丹书铁券去杀害朝廷命官的话来,不为外人耻笑吗?祖宗栉风沐雨,拼死百战得来的丹书铁券,用来杀个六品小吏,传出去不是让人笑话魏国公府。
徐鹏举担任南京守备,是常常被弹劾,本来魏国公徐鹏举是现在南京外守备中任职最长的一位,由于其自身不检点,导致为官无威望,无法统驭其下属,经常被其他勋臣折辱。
之前徐鹏举至新江营阅操,新江营水军归操江武臣诚意伯刘瑜和操江都御史简霄掌管,由南京外守备提督,徐鹏举下营阅操,简霄称病不出,刘瑜后徐鹏举至营,又与其争坐次不决,最后率众军出而罢操。徐鹏举等上奏,朝廷命刘瑜、简霄革职,但是徐鹏举本人威望扫地。
更让人目瞪口呆的是,诚意伯刘瑜如此折辱于他,要是放在其他勋贵身上,魏国公府老死不和他诚意伯府往来,没想到因为想让幼子徐邦宁袭爵之事,徐鹏举竟然奉诚意伯刘世延为谋主,要知道刘世延可是刘瑜的儿子,也不知道徐鹏举是真的度量大还是健忘。
关于徐鹏举的事情,朱希孝也听说了不少,故而对徐天赐说道:“徐锦衣说笑了,下官只不过奉诏传旨罢了,与魏国公又没有私仇,再说魏国公被罢职,有些怨气也是正常的,不过本都堂还是劝魏国公谨言慎行,若是被言官们知道,恐怕又是祸事了!”
徐天赐谢过朱希孝说道:“下官谢过都堂提点,下官知道都堂此来身负皇命,不敢多问,只是下官在南京城中,还算有些薄面,若是都堂大人但有驱使,敢请直言!”
朱希孝不禁闻言松了一口气,还好徐家好歹还有个明白人,不都是草包,魏国公世镇南京,在此的影响力绝不可小视,虽然徐鹏举是个草包,但是要是他真的和朱希孝过不去,那也会让朱希孝很难办的。徐天赐既然愿意帮忙,那就好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