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71章 钱法混乱国用难(三)(第2页)

 

 朝廷规定的银钱比价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现在的问题是朝廷铸再多的钱,都无法用于流通,获取钱息,嘉靖以来新铸的百十万贯制钱,都躺在内库里吃灰呢。所以这次朱载坖索要宗禄,嘉靖干脆就把这些制钱按照官价折银给了朱载坖,不得不说,嘉靖对朱载坖真是父爱如山体滑坡,有种你拿去给在京的官吏发工资嘛。
 

 李春芳就在东南,对于南方私铸制钱的事情是十分了解的,私铸的原因很多,它的出现与货币本身属性、货币供给以及官铸铜钱的优劣有关。私铸出现的首要原因是铜钱作为辅币,它的币面价值高于它作为金属本身的实际价值,是不足值的货币,其价值由钱币的个数决定。一般来说,铜钱铸造本身会带来丰厚的铸息,即单位重量的铜钱的面值与其金属价值、铸造费用的差额。民多好利,遂铤而走险盗铸取利。
 

 有明一代,总体来说铜钱的铸造数量不多, 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贮存在国库中,退出流通领域,因此只靠官铸钱, 是不足以满足社会对货币的需求的。国家虽有法令禁止铜钱的私铸, 但却对私钱的流通采取默许的态度,只要铸造的铜钱不影响流通都是允许的。市场上流通的本朝制钱很少,相反社会上大量周流的是民间的私铸钱以及前代的古钱。
 

 对此,李春芳无奈的说道:“惜铜爱工,钱即恶薄,私铸繁兴,欲行钱法而不能行者也!”
 

 其实嘉靖通宝的铸造在明代官铸钱中算是不错的,沿袭元末至正钱的钱制,共分为五等。即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如洪武通宝,钱背穿右各有一钱、二钱、三钱、五钱和一两等记重文字。嘉靖二十 三年,户部按五等钱式铸“嘉靖通宝”各三万枚,这次拨给朱载坖的就应该是这批钱中的一部分。
 

 朱载坖令人取来部分铜钱,与诸位讲官们一起看,工部和户部铸造的这批铜钱,制作精美,穿郭深峻,地张平整,算是好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