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嘉禾现世心欢腾(第2页)
殷士儋上前,厉声问道:“尔莫不是欺瞒,真能产出这么多?”</p>
刘忠说道:“奴婢怎么敢欺瞒殿下和诸位师傅。”</p>
李春芳倒是比较冷静,说道:“这作物的优劣,何妨一起说说。”</p>
李春芳很清楚,要想在大明推广一种新作物,谈何容易,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若是不了解清楚,贸然行事,很容易招来祸患。</p>
刘忠就向诸位讲官们介绍了玉米的习性,喜光,不耐阴,是短日照植物,是喜温的作物,也有一定抗寒的能力,期能耐短期的霜雪,生长周期也不长,大概只有三个半月左右,比小麦要耐旱、耐盐碱的多。</p>
虽然玉米需水较多,但相对需水量不太高,玉米有强大的根系,能充分利壤中的水分。在温度高,空气干燥时,叶片向上卷曲,减少蒸腾面积,使水分吸收与蒸腾适当平衡。比小麦等作物抗旱能力好多了。</p>
更重要的是玉米能耐盐碱,玉米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土质疏松,土质深厚,有机质丰富的黑钙土、栗钙土和砂质壤土都可以种植,而且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只要盐碱不太多,都可以存活。</p>
但是玉米不耐阴,还有就是灌浆期如果出现连续的大雨都会影响玉米的收获,比小麦和水稻麻烦的是,玉米的果实需要更多的人力来处理,还有就是玉米很多百姓可能一时还接受不了。</p>
几位讲官们听了后就明白了,这是种适合在北方种植的作物,而且确实可以提高北方的粮食产量。朱载坖内心最大的忧虑就是野猪皮,女真人固然能打,但是他们能入主中原,还真是占了天大的便宜。</p>
小冰河期的寒流导致大明北方连年的干旱,粮食大面积减产,而朝廷连供应九边的军粮都成问题,拿什么去赈济这些嗷嗷待哺的灾民,没有粮食,他们自然要造反的。</p>
手里有粮,不管是九边还是中原、陕西都能安抚下来,更重要的就是辽东和三边,现在辽镇全靠京师支应,每年从东南转运的漕粮,已经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一旦东南有变,九边的驻军没有粮饷,那是马上就要造反的,若是能有个快递送,李自成也不至于当流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