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318章 捷报纷纷臣子欢(第2页)

 明军斩获的首级自然是按标准给赏,重要的是参战的明军各将领的升赏,首先当然是张经了,作为此战的首功,当然应该升赏,嘉靖看向严嵩。

 严嵩说道:“不若加张经太子太保,荫一子国子监,仍以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对于严嵩的提议,大家都表示赞同,说白了这对于张经来说,是明升暗降,虽然给张经加了太子太保,不过是虚衔罢了,而张经的督师嘉兴自然要被撤销了,实际上剥夺了张经的兵权,将张经赶回南京去当这个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不过大臣们都受够了张经,连李默都没为他的老乡说话,其余各督抚总兵也各有升赏,嘉靖令翰林院草诏后用印施行。

 在裕王府的朱载坖也第一时间得知了东南大捷的消息,朱载坖将相关的奏疏归拢到一起,仔细看过之后,得出了和张经一样的结论,大批倭寇从明军的包围圈中逃脱,他们可不是什么善类。

 肯定会在地方为非作歹,到时候会牵制官军大量的兵力,到时候官军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给了倭寇四处袭扰的机会。

 朱载坖面有忧色,之前的倭寇,往往数个团伙聚集在一起,结成数千人的大股倭寇劫掠州县,官军虽然也难以对付,但是只要官军详加谋划,集中优势兵力的话,官军还是可以取胜的,但是官军对倭寇的数次大胜,肯定会使得倭寇改变战术,从原来的大股倭寇洗劫州县,变成小股倭寇四面开花。

 这对于官军来说恰恰是最为致命的,到时候官军四处出击,疲于奔命,最终就会被倭寇找到破绽,当务之急,就是重整水师,御敌于国门之外。

 朱载坖本来想直接给嘉靖上疏的,但是想想还是作罢了,现在正是嘉靖的兴头上,自己何苦惹嘉靖不痛快呢?朱载坖这个时候有些苦恼呢。

 朱载坖算过了,官军阵斩一万余,加上战场上被踩踏无法获取的首级,最少也有六七千倭寇逃散了,他们脱离倭寇队伍后,就会放下刀枪,拿起锄头吗?朱载坖可没有这么天真,他们贼性已深,根本不可能再变成良民,一旦衣食无着,肯定会到处作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