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冷场

李仕山说道:“各位委员,先说说最近的工作情况吧。”

 这是例行党委会的既定流程。

 第一项就是由各委员汇报近期工作,然后才是讨论各项重点工作。

 李仕山说到这里就看向了李清波,那意思就是他先带个头。

 毕竟现在这些委员他都不熟悉。

 李清波也明白意思,立马答道:“那我先来说说......”

 李清波低头看着一份发言材料开始说了起来。

 李清波说完后,其他委员也开始陆续开始发言。

 等到所有委员讲话结束,李仕山简单地总结了几句后,会议开始了下一个议程。

 那就是研究决定重大事项。

 这才是党委会的重头戏。

 根据有关规定,党委会主要研究本单位和地区属于“三重一大”事项。

 对重大事项的研究必须提交党委会,不能以传阅的方式代替会议研究。

 “三重一大”事项是指重大事项安排、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和大额资金使用。

 李仕山今天要讨论的就是关于“修路”的各项事情的安排。

 包括了成立建设指挥部,项目负责人,资金如何使用等等。

 这些事情都必须要经过党委会讨论决定。

 哪怕李仕山是“一把手”也不能一个人决定,这就是规矩。

 这样就是说为什么当年董天健可以完全架空周全的原因。

 十三个常委,七个都是董天健的人。

 他就可以为所欲为。

 当然,党委书记也有杀手锏,那就是一票否决权。

 党委书记有权否决委员们集体讨论决定的议案。

 不过,这个权力也不是随便能使用的。

 要是你滥用这个权力,那就小心其他委员告到上级党委去。

 搞不好,一个“家长制领导,杜绝独断专行”的大帽子就扣在你头上,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这就是一个相互制衡的模式。

 “一把手”的能力强不强,就看他对党委会的掌控能力。

 李仕山初到桦栎镇,还没有自己的根基。

 这半个月的调研已经看出了镇政府诸多问题,没有立马大刀阔斧地改革,就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