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最后一部青春片(第2页)

 新浪娱乐讯

 “起码普通观众没几个会计较《墨攻》的成本以及这个首日票房代表什么。”

 杨思维想想也是,她要是个普通人,看到这些说不定也会走进电影院。

 “桦哥这票房毒药的帽子恐怕又得上头了。”

 李琛哈哈大笑:“要怪就怪桦哥审视剧本的能力太差。”

 次日,《致青春》首日票房新鲜出炉,让华宜的大小王都有些拉不下脸。

 内地票房985万,港岛票房235万。

 孰高孰低,高下立判。

 新浪娱乐讯

 “《致青春》首日票房近千万,据京城几家院线经理表示,观影人群多为大学生,预计接下来两天《致青春》票房会突破1200万。”

 南方周报

 “1.5亿《墨攻》不敌中小成本青春剧《致青春》,华宜接连两部大片遭遇票房寒潮,粉饰太平下,不过是自说自话的一场闹剧。”

 接下来两日,果然如媒体预料的一般。

 《致青春》首周末票房突破3500万。

 《墨攻》首周票房2000万,可是《墨攻》还比《致青春》提前上映了一日。

 网友的评论犀利不留情面,不止对《墨攻》,《致青春》也是如此。

 网友甲

 “从刘德桦演的革离从漫天黄沙中一个人走来,并且要拯救这座城池,我就开始心里打着小鼓。”

 “一个人怎么能拯救一座城?四千人加一人怎么对抗十万人?”

 网友乙

 “看了一个又后悔了的片子:墨攻。”

 “似乎应该叫墨子攻略,可能觉得这名字有点像港岛二流电影,什么东京攻略汉城攻略之类。”

 “所以取了个简写,叫墨攻,怎么没叫子攻!”

 “影片是很没想象力的,据说编剧编了十年,我的妈妈呀!”

 “十年是什么概念,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啊。”

 “这要是我,一个剧本写了十年,我准保不要。”

 “这已经说明不是什么好本子了。好本子都是灵光乍现,好电影甚至没有本子。”

 “经典都是天才的玩笑,佳作都是智者的胡扯,”

 “不是笨蛋靠憋就能憋出来的。一个电影剧本居然憋了一个闻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