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大捷回传
第105章 大捷回传
打开院门后,就看见傅士仁带着好几个甲士手举火把,簇拥着两名士卒。
士卒一看刘备的,立刻跪倒在地,从怀中取出一个竹筒,往头顶一举:“启禀州牧,我乃是公子部传骑,我军于昨日下午,在红岭遭遇泰山昌豨军,双方爆发激战。”
“哦?结果如何?”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上前取过竹筒,一边打开,倒出里面的帛书,一边朝着传骑摆了摆手:“可先起来说话。”
两名传骑满脸兴奋和喜色,应了一声,站起身体。
为首那人继续说到:“我军只一个冲锋就击溃泰山军,阵斩四百级,俘获一千六百余人,生擒敌将昌豨,泰山军全军覆没,无一逃脱!”
“什么?”
糜竺开口道:“可今日见了使君之子,才知甘罗拜相不足为贤,如公子这般出将入相,方是人中之雄也。”
臧霸应该是觉得自己的能力在刘备之上的。
结果徐州军突然北上,他连个屁消息都没能传出去,自己都成了徐州军的阶下囚。
可臧霸却偏偏听见了,还听的很清楚。
刘封想要翻个白眼送给大耳哥,你说这种话良心不会痛吗?
可带着两三百人落跑,那速度可就慢太多了。
只是章诳的运气不行,竟然让吴敦给跑了。
臧霸心中一暖,看着自家兄弟,眼睛里流动着温情:“傻子,大哥守个开阳,还需要你帮忙?你这是小看你大哥吗?”
刘封是需要功勋的,这也是刘备同意他上战场的根本原因。
虽然臧霸明显没有怪罪他的意思,可吴敦还是非常惭愧。
<div class="contentadv">
低着脑袋犹豫了半天,吴敦微微抬头,低着声音问了一句:“那大哥,您现在打算咋办。”
可他就是不甘心!
不甘心啊!
刘备这才刚刚打开竹筒里的帛书,都没来得及仔细看,就和牵招、傅士仁一起让传骑的话给惊呆了。
可牵招却有些不开心了,兄长你就知道接妻儿老小,忘了兄弟还在等你的征辟了吗?
别看刘备放刘封出去了,可实际上刘封的情报消息却是源源不断的送到他的案头。
听完刘备的一番叙述,牵招依然觉得脑壳里全是问题。
“而我们呢?整个琅琊都得看我们的脸色。”
另一方面,他也对刘封的治理条陈很是满意,甚至觉得其中有许多可取之处,值得日后找机会推广到州内其他地方。
可这一次,臧霸总觉得有什么情绪在干扰自己做抉择,让他怎么都下不了决心。
“小子刘封,拜见父亲,别驾,叔父!”
提到这个,刘备就忍不住老脸有些红了,他当时可真的是把牵招的事给彻底忘了。
是的,臧霸自己也知道,开阳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冷静下来之后的刘备,觉得自己是有些患得患失了,都是那个逆子的错,好好的非要上什么前线,害的老子在后面担惊受怕。
历史上光武如此大的威望,照样为了明帝上位费尽心思,各种铺路。
刘备惊讶之余,想起来询问身边的刘封。
“大哥,那我先走了。”
可眼前两个传骑虽然满脸畏惧,却还是磕磕绊绊的解释没有撒谎,确实是大捷了。
那时候刘备当上徐州牧的消息已经传到北地了,毕竟刘备都派人去接妻儿老小了。
吴敦羞愧的低下了脑袋,臧霸把即丘给了他驻扎,让他提前预警的。
不识左右衽,又何以分华夷,胡汉?
因此,刘封所部练习转向的难度比刘封原本所预想的要低了不少,进度也大大加快。
可谁能想得到,刘备只入主徐州不到半年,竟然已经拥有了可以一口气鲸吞掉他奋斗十年基业的实力。
吴敦知道这是心魔,他也开解不了臧霸。
该怎么办?
臧霸自己也知道这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开阳几万百姓,三千袍泽,还有自己的几个儿子,心腹,都在他的一念之间。
看完之后,刘备捏着帛书的双手一拍,大叫一声:“好!”
可见天下枪兵好运八斗,赵云独享一石,其余枪兵共负两斗的传闻,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大哥,对不起。”
吴敦回到陈登大营后,一五一十的把臧霸的想法说了出来。
哪怕刘备只有刘封一个儿子,刘封想要接班,那也是要功劳的。
否则,以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牵招现在都未必能接到刘备的征辟。
他这并非背叛,而是希望足智多谋的陈登、鲁肃能想出办法劝解臧霸。
“这……这如何练就的?”
“不、不是。”
噗通两声,两名刚刚站
起来的传骑又跪了下去,脸上的喜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畏惧和惶恐,不明白刘备为什么突然发火。
只可惜的是,他最终还是没能狠心的扔下心腹骨干。
吴敦突然抬起头,梗着脖子道:“大哥,要不我不走了,我留下帮你!”
也正是如此,吴敦才被陈登所请,陪同信使一起来劝降臧霸。
没有功劳,如何镇住骄兵悍将,没有功劳,如何拿捏两朝元老。
吴敦站起身告辞,臧霸有些茫然的抬起头,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赵云为人一如既往的刚直谦逊,没有苛待吴敦,以礼待之。等到了陈登大营后,将吴敦送了过来,并对陈登禀明事情原委,就连章诳的功劳也没有丝毫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