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郭嘉献策(第2页)
面对冲着自己大礼参拜的郭嘉,刘备终于动了。
“先生之言,并非单纯为备,更乃是为了天下百姓。”
郭嘉见刘备依旧不出声,便继续说道:“其三,季汉以来,天下律法日益宽纵,豪强劣士无所顾忌,各地官吏徇私枉法,甚至互相勾结。陶公在时,为得地方豪强效力,更是纵容不法之行。明公若要匡扶汉室,平定天下,法不可废,吏不可不治。嘉恳请明公严明律法,整顿官吏,使豪强受约束,使百姓得安宁。”
刘备父子的态度,让郭嘉兴奋了起来,但头脑依旧保持冷静的开口说道:“其一,季汉以来,繁礼多仪,铺张浪费成性,更有攀比之风。使得郡县官吏不思治理百姓,反而用心钻营,此弊端之一也。徐州乃明公继承于陶恭祖,陶公昔日便以奢靡闻名,徐州上下,皆有效仿之心。若明公不趁早整顿,迟早文恬武嬉,到那时,自保徐州都恐不及,更遑论进取中原?”
宴后,郭嘉就告别了辛评,前往州府中就职。
同时观礼的还有来自各方的使节,就连北方的孔融都派了署吏前来,那人还恰好就是郑玄之子郑益。
对于辛评,却是热情而厚重的送别。
别的不说,光是各种礼物就价值百万钱,其中霜糖、雪盐的价值就占了半数。
辛评对此大为震惊,连连推辞,却为刘备所拒。
“仲治,你我一见投缘,只恨不能得你辅佐,这些礼物,不过略表备之心意,只愿日后本初兄能扫荡天下,匡扶汉室,你我可同殿为臣。到时便可长相往来,早晚得闻仲治良言。”
刘备的一番话,听的辛评很是感动:“评何德何能,竟能得使君如此厚爱。希望使君能保重身体,日后与我主扫平不臣,匡扶汉室,当可有再见之日。”
程昱在旁冷眼旁观,他丝毫没有因为刘备厚此薄彼而感到不悦。
相反,程昱还因此高看了刘备一眼。
若是刘备想要离间他和曹操之间的关系,那才是枉做小人了。
世人只知道他程昱不受刘岱征辟,却闻曹则喜,形同小人。
可刘岱也配他程昱辅佐吗?
他程昱王佐之才,只因出身低微,就不能自择主公了?
区区一个刘岱征辟他,他就要像条狗一样的感恩戴德?
明明是他帮了刘岱的忙,可整个兖州却传他不识好歹,更笑他应辟曹操时前后相背。
因此,程昱从来不把自己和底层人当成一类。
刘备随后还嘱咐辛评,车上还有价值两百万钱的礼物,其中一百五十万是为袁绍备下的,剩下的五十万中,三十万是赠与袁谭的,最后还有二十万钱的礼物,是给郭图郭公则的,希望辛评能够代为转交。
辛评有些惊讶,如果说给袁绍,袁谭送礼,那给郭图送礼则太出乎他意料了。
其实刘备也没这想法,完全是让刘封撺掇的。
刘封可是太清楚郭图的能量了,这位郭图郭公则,毫不客气的夸一句河北贾诩绝不为过。
郭公则一生行事,只贪图个人得失,邀宠袁绍,揣度本初心意,枉顾是非对错。
这就是一个十足十的小人,比之自私精致利己的贾诩还要恶心太多了。
贾诩好歹还在不伤到自己的前提下尽量做些好事,比如劝阻李傕、郭汜屠杀百官,顺水推舟的让李傕同意汉献帝东归等等。
可见贾诩还是有良心的,虽然不多。
但问题就是,往往这种小人虽不能成事,却能坏事啊。
因此,刘封力劝刘备交好郭图,将来未必不能以郭图制曹操啊。
况且郭图本身就看不起曹操,若是能够再添上一把火,哪怕只是让袁绍和曹操关系变得更为僵硬一些,这几十万钱都太值得了。
要不是怕吓到郭图,刘封都打算送他个五十百万的。
反正也是霜糖、雪盐为主,刘封还真不差这几十斤的货。
听见刘备对郭图的一番夸赞,辛评心中却是对郭图升起了些许反感。
先前郭图对刘备的嘴脸,他可是看的一清二楚,现在再看看刘备对郭图的推崇,几乎把他夸的和自己并列了。
这让辛评有些不快,甚至产生了想将郭图的真实态度告诉刘备的想法。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想法,辛评当然不可能真这么做,相反,他还要代郭图感谢刘备的厚赠。
送走辛评之后,刘备和刘封回了府邸。
此时,郯城中只剩下了荆州使者刘先,以及糜竺、荀攸、郭嘉等寥寥几人,其他人自然也各自返回职务所在去了。
糜竺有意出任彭城相的事情,刘封也和刘备提过了。
刘备倒是觉得可行,毕竟彭城地方不大,可却都是沃土,若是荒废着实在是太过可惜。更别说彭城地处交通要道,商旅纵横,同时还有大量的铁矿和煤矿等资源了。
于是,刘备找来糜竺商量了一番,确定了糜竺确实如刘封所说的那样,想要外任彭城相。
随即,刘备便举荐糜竺出任彭城相。
这样一来,徐州别驾的位置就空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