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近乡情怯,万民迎接(第2页)

 郑九舜感慨道。 

 “此事上老师和唐相也和我说了。” 

 “是南方在关键时候,竭力为灭蛮之战输入粮食,还为北地进行赈灾,从南方往北地的车辆,日夜不停。” 

 “蛮国境内的将士们吃到了家乡的粮食和肉食,也都倍感暖心。” 

 许元胜点了点头。 

 “嗯,只是可惜时间太短。” 

 “若是再给个两三年的积累和发展,哪怕依我南方之富裕,也足以支撑灭蛮之战持续打下去,依一战定鼎全局。” 

 “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看到了那一日了。” 

 郑九舜干咳了一声,说多了话看上去明显疲惫了一些。 

 “郑老多注意休息。” 

 “过完年,就能看到了。” 

 许元胜关切道。 

 “那我等着。” 

 “宋江河那家伙是没有机会看到这一切了。” 

 “我要帮他看着。” 

 “我看到了大胜一统,再看到灭蛮之战胜利,我大胜西侧和北侧两大宿敌,从此不再成为威胁,就够了。” 

 “你那老师在西川行省时,就想着熬死我,好独掌西川行省的兵权,却是被我熬离西川行省。” 

 “不错这次他无需着急了。” 

 “我啊,很快也要走了。” 

 郑九舜呵呵一笑,眉宇间透着暖意拍了拍许元胜的手背。 

 “郑老,我老师在京城等着你的。” 

 “过年时要举办国庆大典,到时候有些话你和他去说说。” 

 许元胜说道。 

 “京城!” 

 “太远了,我就不去了。” 

 郑九舜看向北方,眉宇间透着一抹希冀,毕竟那是曾经政治抱负起始的地方,但稍后摇了摇头。 

 “到时候我送您老去。” 

 许元胜呵呵一笑。 

 过了一会,就先行送郑九舜去休息了。 

 “大人,我们要回青州府吗?”侯坤低声道。 

 “见过袁武后,再回去。” 

 “老师对这位老兄弟,还是很挂念的。” 

 “当年他为南方朝廷牺牲不少,是时候启用了。” 

 许元胜沉吟道。 

 “刚刚袁大人派人送来了信。”侯坤说道,递过去一封信。 

 许元胜眉头一挑,打开信看完之后。 

 “哎,还真是一个情种。” 

 “让袁木即可入京,接手京军,护持京畿之地。” 

 “走吧。” 

 “我们回青州府。” 

 许元胜轻叹一声,皇后林菀有这么一个始终挂念她的人,死的也值了,袁武不愿再入仕,只是往厚待二子袁木。 

 从湖汉行省绕道直接前往青州府。 

 一路上没有走的太快。 

 倒也没有刻意的检查官道情况,南方官道修建十分扎实,从马蹄踩踏过去的动静,就能感觉到。 

 而且官道修建的速度,更快,几乎整个南方都完成了用水泥和钢材对原官道进行更替了。 

 “大人是近乡情更怯?”侯坤注意到了许元胜的情绪。 

 “是无脸回去。” 

 “整个西川行省为大胜死了太多人了。” 

 “青州府更甚。” 

 许元胜长长叹息一声,总算是更深切的明白为何后世项羽宁愿自刎也不肯过江东了,毕竟带出去的人死了那么多。 

 回家的路上,会不可避免的是一块块坟冢。 

 看到那一幕,想想心里那滋味,就不好受。 

 “西川行省的民众会理解大人的不易。” 

 “大人大力锻造火炮,四处谋取精铁矿,创办官路司,推进火炮的大范围运用于战争,已经避免了大量伤亡。” 

 “入了蛮国境内,大人也先行遣回了大量老兵,启用北地新兵。” 

 “大人对于南方,对于西川行省的用心。” 

 “将士们和民众都清楚。” 

 侯坤低声道。 

 “此行不要事先透漏。” 

 “我们低调进青州府。” 

 许元胜轻叹一声,摆了摆手。 

 “是!”侯坤点了点头,进入南方安全上问题不大了,就先行让随行的兵士不要跟的太紧了。 

 很快他们百骑入了青州府境内。 

 刚临近关口。 

 天色渐黑。 

 却看到关口内的官道两侧亮起了火把。 

 左右两侧皆是民众在寒风里举起了火把,照亮了回家的官道。 

 “这?”许元胜蹙眉。 

 “我没有派人知会张方平大人。” 

 “不过张大人,想来也不会如此劳民的。” 

 “怕是我们从进入江南行省时,消息就已经走漏,是民众自发赶来的。” 

 侯坤低声道。 

 等入了关口后。 

 就看到十几匹马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张方平。 

 张方平脸露喜色和高兴,匆匆下马就是加快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