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何故要逃?(第3页)

无论是对朱标还是对安南这对君臣,李冠鑫都没有半分怨恨。

不过待他冲朱标告辞之时,却见朱标抬眸示意他落座。

“爪哇使臣不必如此。”

“安南君臣还朝,对你爪哇并无坏处。”

“陛下.....”

抬手将准备开口的李冠鑫打断后,朱标继续道:“使者无外乎是担忧陈睨、柳思南还朝后,会支援驻守土门钉的安南叛军。”

“朕可以明言,安南断然不会如此。”

见李冠鑫仍有不解,朱标没有当即为其解释,反而看向了一旁的蓝玉。

见状。

蓝玉微微颔首,转而看向李冠鑫。

“使者莫不是忘了,土门钉一事已有定论。”

“乃是安南叛军悖逆安南朝廷,自绝于诸国。”

“倘若安南一朝胆敢支援,这不仅是触怒我朝,更是自决于诸国。”

“使者以为安南一朝可会如此蠢笨?”

“嗯....”

“更不消说我朝将士也在土门钉前,届时你爪哇出兵打算夺回失地之时,我朝将士也会一同参战。”

“如此一来,土门钉隶属爪哇乃是我朝同意之事。”

“莫说安南,使者不防问问诸国,但凡我朝威势尚在,他们哪个敢打土门钉的主意!”

伴随蓝玉声音落下,原本还带着些许愁容的李冠鑫猛地眼前一亮。

还真就是这个道理。

他们爪哇夺回土门钉之时,有天朝上国大明的将士一同协助。

毫不夸张来说。

纵然他爪哇一朝他日被敌军攻占,哪怕是全境土地陷落。

可只要大明威势还在,只要大明没有点头答应,那敌军便不敢攻打土门钉。

所以!

哪怕此时的土门钉仍在安南叛军手中,可只要大明承认其归属权隶属爪哇,那其他诸国便不敢起半分心思!

“梁国公所言极是,是在下未曾想到此处。”

“不仅如此!”

朱标将安南国情的奏疏递了过去。

“眼下安南也的确内忧外患。”

“朝外,与我大明已有嫌隙,与你爪哇已然反目。因安南叛军撇下诸国联军,奇袭土门钉之事。诸国对安南一朝也已多有非议。”

“而安南朝中,胡季氂、邹坞山二将率领五万安南兵卒叛乱。”

“这五万人乃是安南精锐,他日你爪哇打算夺回失地,这五万安南将士自然任凭你爪哇处置。”

“如此安南军武实力自是折损大半。”

“再加上这些日子胡、邹二将在外叛乱,朝中诸臣也多非议。”

“仅我朝探马传来的消息,此时安南已有三城叛国起兵。”

“待陈睨、柳思南还朝,安定朝中也需花费不少气力。”

“一蹶不振,安南就此改姓也未可知。”

实际上,朱标在勒令安南国主叩京请罪之时,全然没想到陈睨离朝竟能给安南带去灭顶之灾。

而陈睨抵达大明境内,先是口出狂言恰好撞见朱标私访民间。

后胡季晨殿上自尽,引的爪哇前线的安南将士叛国。

最后又因土门钉一事,陈睨、柳思南不得不待在大明长达半月之久。

所有的一切都极为巧合。

这些事情无论哪一个都很难刻意为之。

可偏偏,这些事情好似被人提前安排好了一般,一个一个紧跟着出现。

算下来,也当真是安南国运不济。

朱标甚至都没想过仅凭谋略收服他国,可没曾想这诸多巧合之下,安南却也已然千疮百孔。

眼下诸国,安南实力便不是除大明之外最强的一档。

眼下格局,略胜其他诸国的爪哇一朝忠心侍奉大明。

算起来,大明虽未统辖临边诸国,可百余年内,诸国畏惧大明余威之下,想来也不会有谁胆敢轻动刀兵。

“陛下!若此刻安南国力不济,那我爪哇......”

生怕朱标斥责,李冠鑫猛地一顿,忙调转话锋说道:“我爪哇一朝自然奉行陛下令旨,诸国之间以和为贵。”

“只是安南兵卒杀我百姓,此时报仇,想来不会纵然其他诸国将我爪哇视作趁火打劫之辈,也断然不会有人胆敢诋毁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