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孤臣佞臣(第3页)
他詹徽算个什么东西,他哪里配封赏有功将士。
况且.....
武人功高,历来骄横。
只要上了战场,那便时刻都在生死间游走。
但凡不是功劳悬殊太大,任谁也不乐意看到旁人得到的赏赐高过自己。
而如何封赏,不仅会使得武将们怒斥自己不公不正。
若是封赏极重,朝中那些文人夫子们也会鄙夷自己为讨好武人,故意献媚。
更重要的是。
封赏武将事关重大,本应天子独断。
无论武人亦或是文臣对此事有半分不满,最后的过错终究还是着落在自己身上。
“陛....陛下,臣....”
“你很聪明,不过这份聪明应该用在对的地方。”
“朕将此事交给你,也不过是让你想个章程,最后如何封赏有功将帅,自然是朕亲自裁定。”
见朱标说完便不再看他,拿起桌上奏疏便批阅了起来。
詹徽也是明白,朱标已然是认定了此事,无论他如何开口,恐怕都没法改变分毫。
念及至此。
詹徽拱了拱手便要告辞,而等他刚要退出谨身殿时。
却见朱标头也不抬,漫不经心道:“既入宫了,那便是见过你长姐!”
“是,多谢陛下!”
和为了拟定章程,战战兢兢,焦头烂额的詹徽不同。
此时诚意伯府。
当听到朝上詹徽诸多行径,素来严肃的刘伯温此刻却也不禁笑出了声。
“善长兄,那詹家小子竟当真如此跳脱?”
“若非亲眼得见,我亦是不信!”李善长难掩脸上笑意,抿了口茶继续道:“伯温,咱倒想考考你。”
“你说这詹徽怎敢忤逆陛下,与殿上群臣背道而驰?”
刘伯温闻言微微思索片刻,旋即颔首道:“想来他便是要作个孤臣,得陛下信重吧。”
见李善长微微颔首,却没有立即出声。
刘伯温也来了几分兴致。
“善长兄如此,想来那詹徽便不单单是想作孤臣。”
“还望善长兄为在下解惑!”
“竟也有你刘伯温想不明白的。”轻笑一声后,李善长也不拖沓,直截了当道。“你我皆知太上皇是个什么脾气。”
“倘若太上皇仍在朝中,陛下如今提高朝臣俸禄,断难施行。”
“而陛下趁太上皇不在京城,推行此事。”
“伯温,以你对太上皇的了解,待他老人家还朝之后得知此事,该会是何种反应?”
“臆测天家,揣测圣上。善长兄当真要在下胡言?”
当看到刘伯温眼神古怪盯着自己,李善长大手一挥,满不在乎道:“索性四下无人,你尽管说便是!”
“无论你说什么,我只当一阵风吹过,绝不往心里去。”
也是见素来擅隐习藏的李善长,此刻竟不仅直言,更是拉上他揣测老朱。
本就已经辞官的刘伯温自然没什么顾忌。
“既然善长兄想听,那在下便胡言几句。”
“那詹徽如此,不仅是要作一个孤臣,得陛下信重。”
“此行更是向太上皇献媚,打算两面讨好!”
微微一顿后,刘伯温语气郑重,继续说道:“善长兄追随太上皇多年,自然明白以太上皇的脾气,断然不会准许增加朝臣俸禄。”
“然此时太上皇不在京城,待还朝之时,木已成舟。”
“届时太上皇必雷霆震怒,斥责陛下。”
“也是因此,如今劝阻陛下增加朝臣俸禄的詹徽便也能得太上皇青睐。”
“正是这个理儿!”李善长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可也就在他出声的同时,却见刘伯温脸色一沉,表情也变得愈发郑重了起来。
“不仅如此!”
“那詹徽似乎还有别的心思。”
“日月不可同天,何况双日?”
“太上皇一旦返京,朝中大事究竟是以陛下为主,还是听太上皇圣旨为要?”
“那詹徽一面想当陛下的孤臣,想求陛下信重。”
“另一面却向太上皇献媚,还未回京便极力讨好。”
“在下心思歹毒,自然以为那詹徽是打算两面下注,两面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