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诗书传家


贾老太登时叫嚷起来:“老四啊,我看你今儿个真是吃酒吃多了,你说叫友福一门心思读书也就罢了,怎么还想着让友福考状元呢?你真当那状元郎就是那么好考的,跟说书唱戏里似的,一睁眼一闭眼,就能考上了?”

 

“这能考上状元郎的,那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尘,天上一共有多少个文曲星啊,落到富贵人家里还数不过来呢,怎么会投胎到咱们这样的人家中呢?戏文究竟是戏文,自古以来,有多少贫寒人家的孩子能考上状元的?那都是说书唱戏编出来的,看个热闹也就得了,你都一把年纪了,咋还能当着呢?”

 

贾老太是个极其务实的人,别看她成天拜黄大仙儿,但是要说起实际的东西,贾老太可一点都不含糊。

 

她不仅骂贾老四是痴心妄想,捎带嘴儿地还骂上了徐光宗。

 

“你看看徐光宗就知道了,一天到晚满嘴胡说八道,逢人就说要考秀才,要做大官,说自已满肚子诗书,就是没地方展示才能,结果怎么着?竟然在考场上吓晕过去了,咱们家友福可不能像他一样,弄一身不当吃不当喝的名声,净惹人笑话。”

 

贾老四呷了一口酒,直接开口问对面的孙时安:“时安,你奶骂我是痴心妄想,你觉得呢?”

 

一家子人的眼神都投放到了孙时安的身上。

 

尤其是友福,一双大眼睛亮晶晶的,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孙时安看。

 

孙时安就笑了:“奶,你误会爹的意思了,爹倒不一定是想让友福考个状元,爹就是想让友福专心读书,还有士敦,以后就不用忙活家里的活儿了,种地也罢,做生意也好,你们不用沾手,只要一门心思读书,若是能考上进士,自然好,若是考不上,考个举子或者秀才都行。”

 

“最好是考个举子出来,这样若是想走仕途,咱们家里使唤点银子,捐个清闲散官儿,叫友福和士敦去当几年官儿,两个孩子若是有心想要在仕途上走得更长远一些,那就随他们去,他们要是不想走仕途这一条路,那就回来守家业。”

 

“到时候他们身上有了官身,旁人顾及着这一点,就不敢再来打咱们家的主意,咱们家的家业就能守住了,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有了功名,这找媳妇儿就能找到更好的人家,咱们去给友福和士敦找那出身真正书香门第人家的姑娘。”

 

“这样人家的姑娘大多是知书识礼,教养出来的孩子必定品行不错,到了友福的下一代,再接着叫孩子们读书,到那时,友福和士敦的孩子们,走的路可比他们要更加长远,方向也更多了,这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不愁家门不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