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那又能怎样。

易小川试图为项羽辩护,尽管他知道这并不能平息高要的怒火。

 “我不管他是什么高祖还是什么,我只问你,你为什么要袒护那个始作俑者。”

 高要的怒火如同烈焰,他的遭遇让他无法接受易小川的袒护。

 “这不是袒护,而是现实的考量。”

 易小川试图解释,但高要心中的怒火已无法熄灭,那股燃烧的火焰,几乎要把他的理智焚烧殆尽。

 易川淡然开口:“畏惧退缩。”

 “那又能怎样。”

 高要的声音里带着不甘,“我们的委屈,我们的欺凌,难道就这样一笔勾销。”

 面对高要的怒火,易川并未立即反驳,他的眼神深邃,仿佛在思考什么。

 实际上,他对刘邦的策略早已定调,甚至愿意助他登基,尽管这意味着可能牺牲自己的同门和挚友。

 易川的决定并非出于情感,而是基于长远的布局。

 他知道,即使预见了项羽最终在乌江自尽的结局,他仍会选择让项羽放过刘邦,只因那一步棋,对历史有着深远影响。

 “你能放下,我却不能。”

 高要的心中充满了愤恨,“你选择不复仇,我来承担。”

 易川的劝解未能平息高要的怒火,反而加剧了他的恨意。

 他指责易川的理智选择,仿佛易川的冷静是一种背叛。

 易川眉头紧锁,试图唤醒高要的理智。

 “高要,你被愤怒遮蔽了双眼,连最基本的是非都不再辨识了吗。”

 易川沉声道,“刘邦不能有闪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高要并未因此而妥协,反而愈发激昂:“你说我不该改变历史?呵,那是因为你从未真正体验过我所承受的痛苦。”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悲愤,手指颤抖地指向易川。

 “你以为你是谁,竟敢维护那个害我们的‘敌人’?我才是你的兄弟,我们的羁绊,难道还不如一个未来的帝王。”

 高要的情绪如同烈火般炽热,脸色涨红,眼中的泪光夹杂着决绝。

 易川再次陷入沉默,他明白,这场争论,高要已无法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