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那是他辛劳采摘的成果,却被如此轻视。(第3页)

 刘邦瘫倒在地上,眼神空洞,憔悴的面容显露出明显的疲惫。

 他的脸颊削瘦,颧骨突兀,仿佛刻在岩石上的印记。

 腹中的饥饿声如同山涧的回音,在狭小的洞穴里回荡。

 “小川,你不是保证能找到食物的吗。”

 他的声音因虚弱而显得有些刺耳,像是被风刮过的枯枝。

 他转头看向倚靠在石壁旁的易小川,后者也好不到哪去,衣衫褴褛,头发蓬乱,脸颊深陷,仿佛被岁月无情地雕刻。

 他的话语带着一丝无力,“我以为在这荒僻之地狩猎会容易些,但……”

 “猎物踪迹难寻,仅有的野果和野菜也无法填补我们的消耗。”

 易小川勉强维持着镇定,试图鼓舞人心,“等天下大乱,大哥你的机遇就在其中。”

 他颤抖着双手递上煮熟的野菜和果子,那颤抖并非全然出于饥饿,更多的是内心的焦虑。

 “我们必须节省体力,等待时机。”

 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然而,刘邦并未领情,他突然挥动手掌,将竹筒中的水煮野菜扫落在地,连同那些果子一起。

 他的声音尖锐,充满了不满,“这些都是人的口粮?这野菜寡淡如水,果子酸涩难咽,我宁愿嚼草。”

 “我需要的是肉,沛县的美味狗肉,或者其他的。”

 他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易小川愤怒地站起身,怒火在他胸中燃烧。

 那是他辛劳采摘的成果,却被如此轻视。

 尽管刘邦从不亲自狩猎,却对食物有着苛刻的要求。

 刘邦见易小川动怒,连忙收敛,兰花指掩面,一副无辜的样子,用那愈发尖细的嗓音道歉:“小川,这深山是生存的极限,没有食物,我们只能坐以待毙。”

 他提议易小川乔装打扮,潜入沛县采购粮食,利用易小川非本地人的身份作为掩护。

 虽然心中对刘邦的矫饰有些不满,但现实的压力让易小川陷入思考。

 “好吧,我去一趟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