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建设指南青水五四一

第502章 工业与改良

 沉重的步行机甲驮载着物资在覆盖着深灰水泥的平整地面中穿行,伸出长臂将靠港的浮空舰打开的舱门中的物资取出,放在自己背上扩展出的小型运载货箱当中。
 

 工程蜘蛛机甲。
 

 作为工程机械改良,蒸汽蜘蛛的机械关节被人为的增粗缩短了,为了是让它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支撑能力。
 

 这些大家伙又不需要像它们的原型一样在战场上冲锋。
 

 它们现在有...六条小短腿。
 

 通常用在各种空间较小,需要转变身形位置,不便于大型运载车辆的区域。
 

 长距离运输一般直接使用浮空舰或是蒸汽机车。
 

 毕竟,季林下属的领地有轮子。
 

 用关节机械单位进行长距离移动,机械零件磨损带来的损失...还不如直接使用其他运输单位进行运输。
 

 而蒸汽工程蜘蛛的工作就是用自己的活动机械臂将成箱的物资从浮空舰的货仓中卸下,将这些物资短距离运输到附近的物资仓库当中进行储存。
 

 至于为什么不单独设计小型的运输单位。
 

 因为季林没有另外开一条生产线的打算,在蒸汽蜘蛛和蒸汽机兵的原型上稍微改造一下就能够做到的事情也不需要多开一条生产线。
 

 改造的成本也许只有20%,但多开一条生产线需要支付的资源可能要超过100%。
 

 风险,成本,性价比。
 

 改改就能用,就不要单独开另一条生产线。
 

 规模化带来的产量优势远胜于重新设计的质量优势。
 

 这也是很多时候能够看到一种武器装备的改型被用上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原因。
 

 产品,特别是军工产品的更新换代是一种很奇妙的事情。
 

 生产的数量越多,摊平在每一个产品上的研发成本和生产线建造成本会越低,最终导致产品本身价格降低。
 

 相反。
 

 生产的数量少,那么研究费用与建造生产线的费用一同分摊到每一个产品上后就会导致一样产品显得异常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