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别怂!手握寸关尺

第307章:定格!(第2页)


 真正的难点,在于其二!


 那就是,从得气,到“导气”,再到“守气”。


 这中间的问题,是针灸的难点所在。


 当然了,这只是中医的范畴,西医的范畴,陈南不懂。


 或许需要从神经电生理或者神经递质等各方面进行研究。


 陈南今天这一番造作,无疑是向外界投射一个信号:


 “针刺麻醉现代化研究,一缺n,在线等,急!”


 说道针刺手法,讲究一个“气至效至”的状态!


 何谓“气至效至”呢?


 针刺“得气”,一般是需要一个前期的铺垫。


 比如,针麻肺切除手术时间一般要4-8h,术间麻醉药可以追加。


 麻醉药物麻醉,可以根据量,进行一个追加或者其他。


 而针刺“得气”怎么保持或追加呢?


 这是一个问题!


 但是,对于中医来说,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可以采取既吸取针刺治病手法操作的经验,又根据肺切除手术操作时间较长的特点。


 采取一个针刺“导气-得气”和留针“守气”的一穴间断操作和多穴轮换操作的方法。


 使针刺“得气”能够相对稳定而不间断,达到长时间保持“气至效至”的状态。


 这就十分考验一个基本功。


 “得气!”


 人体,有阴阳之气,化为这脏腑之气,巡行经络,遍布周身。


 只有得气,才能得到其最终的效果!


 “得气”水平越高,这针灸水平也就越高。


 陈南此时,在针刺之后,就清楚的对于患者的情况,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判定


 接通电源之后,陈南稍加判断一番之后,就知道,一切准备就绪了。


 也就是所谓的“气至效至”了!


 随后,陈南直接对着一旁的段由光说道:“段主任,可以开始了!”


 段由光闻声,禁不住好奇的问了句:“不需要……等待片刻吗?”


 陈南笑着说道:“不需要!”


 “现在开始,刚好!”


 此话一出,骆惠翔是第一个不服气的。


 毕竟,即便是使用全麻,或者其他麻醉方式,患者也一个吸收的过程。


 可陈南把电针接通之后,却直接开始手术。


 这麻醉效果能行了?


 而且!


 他可不相信陈南靠着几根针,通上电就能解决麻醉问题。


 这一台手术的持续时间,还不知道多久。


 身为麻醉师,都必须要检测好,并且随时做好增减药量的准备。


 而陈南,这可能吗?


 不过,段由光目光深沉,看到陈南的回应之后,没有丝毫犹豫,转身对着一旁的李华鹏几人点头。


 示意手术开始!


 李华鹏连忙点头,他开始着手准备起来立体定向仪。


 而周围的神经外科专家们则是一个个眉心紧锁!


 这能行吗?


 这就是麻醉吗?


 这种麻醉,能解决的了问题吗?


 患者能坚持完成这一台手术吗?


 一时间,整个手术室内,鸦雀无声,大家对于接下来要开始的手术,显然有些忐忑不安!


 而外面观摩室内,一个专家忍不住皱眉说道:“这……能行吗?”


 “这……麻药都没有进行,能进行手术吗?”


 “对了,吴教授,你们是麻醉研究中心的,针灸麻醉……这能行吗?”


 那姓吴的教授闻声,却置若罔闻一般!


 他双目紧紧盯着陈南操作。


 嘴里若有所语,但却周围众人无法听见。


 似乎魔障一般!


 “我……我也不知道啊!”


 “但是……我觉得,可能性会比较大。”


 吴永兵一直在琢磨陈南刚才用穴,看似平平无奇,但是……其实背后隐藏着太多深奥的东西了。


 吴永兵是首都麻醉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他负责过一段时间的针灸麻醉相关事宜。


 甚至,吴永兵还给出全国一份针灸麻醉的指南!


 单纯针灸麻醉手术,可以适用于拔牙、纹眉、甲状腺手术等五项手术!


 这些手术,有详细的针灸麻醉指南。


 但是!


 这个指南当时公布之后,非但没有引起太多人关注,反而大家都对于这个有些不屑一顾。


 毕竟,这样小的手术,用针灸麻醉,没有意义!


 可是,针对那些大型手术,虽然吴永兵团队偶有成功,但是……缺乏大数据样本支持。


 很显然,吴永兵这样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并没有满足大家。


 一直没有说话的秦先生,忽然开口了!


 “吴教授,针灸麻醉,到底能否适用于临床?”


 “或者说,针刺麻醉,效果具体如何?”


 听见秦先生开口了,房间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吴永兵激动的说道:


 “秦先生!”


 “针灸麻醉绝对是我们中国特色医学的一个旗帜!”


 “甚至是,一面走向世界,让世界认可中医的敲门砖。”


 “我们做了研究,针刺麻醉,的确是可以用于临床的,而且我们先后出过五个版本的临床指南。”


 “早在五十六十年代,我们针麻就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而且针灸麻醉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07年。”


 “这自然是也有着他的道理的!”


 “七十年代时期,针灸麻醉,达到了一个很厉害的高度!


 临床应用针麻的国家达到30多个,瑞典、加拿大、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开始从事针麻原理的研究。


 到1979年,全国针刺麻醉手术几乎遍及各科常见手术!”


 “但是……八十年代之后,针灸麻醉的热度,一下子就下去了!”


 “主要原因是因为现代麻醉医学的发展,比起针灸麻醉,现代麻醉理念,更加符合临床手术。”


 听见吴永兵激动无比的一番话,秦先生忽然沉默了。


 他好奇的问了句:


 “哦?”


 “为什么会冷却?”


 吴永兵叹了口气:“因为……效果的不稳定!”


 “第一,镇痛不全,这是针麻最为突出的存在问题!”


 “其次,不能完全抑制内脏反应。”


 “最后……肌松不够,针刺控制肌肉松弛的程度与肌松药物比,差距很大,这可能与镇痛不全和内脏反应有关,尤其在腹腔手术中,肌肉紧张往往给手术操作带来困难。”


 “所以,在九十年代,美国镇痛药,麻醉药飞速发展,直接让针灸麻醉的热度消停了下去。”


 “目前针麻依然没有在临床上广泛推广,未能获得国际上的认同,主要还是因为镇痛效果不稳定、针刺麻醉操作不规范、作用原理依然不明确。”


 “所以……”


 “到现在,依然是这样的局面!”


 “但是!”


 吴永兵说道这里,继续激动的说到:“我相信,不是针灸麻醉不行了,而是我们还没研究到位!”


 秦先生闻声,点了点头,眼神里若有所思。


 他在思考吴永兵的这一番话。


 也在思考陈南的这一番话。


 &y计划是秦世明提出来的。


 秦世明对于医学发展,有着自己的看法,他不是一个纯粹的引来主义。


 他坚持自己的理念和想法。


 只有中国医学自己站起来了,才能根本上解决医疗问题。


 依靠海外,终究不是一条出路。


 针灸麻醉……


 可行吗?


 想到这里,秦世明再次抬头看向眼前这一台即将开始的手术。


 手术如果成功了!


 他决定试试!


 而且,陈南太年轻了。


 年轻,是一件好事儿,意味着陈南未来的发展期和成长期会很长,他的巅峰,会持续很久,这就意味着……可能!


 ……


 手术室内。


 段由光虽然表面淡定,但是内心却有些忐忑不安。


 他拿着镊子,准备对患者进行试探。


 可是……


 接二连三,好多次试探下去,患者的反应……都让他有些惊喜!


 真的好了?


 段由光忍不住看向陈南。


 而陈南却对着自己笑了笑:“段主任,我目前维持两个小时的麻醉,时间长了……需要再次行针。”


 段由光连忙点头:“手术开始!”


 陈南站在一旁,观摩手术,这种手术的难度,绝非一般手术可言。


 无论是手术操作对于主刀医生的要求。


 亦或是现代化的仪器配合数字化探索。


 都是巅峰外科的表现。


 &s多维立体数字影响下,仅仅只需要一个开口,并不需要头部大规模的操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