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争论(第3页)

  刘光荣的声音顿了顿,又接着道:“我也是从底层一步步走上来的,知道变化意味着风险,也意味着工作压力的增加,工作强度的增加。我们中有很多人,家里的事情已经够烦心的了,工作上如果还不顺心,那真是没法过。可是同志们啊,你们要记住,自己是在做什么工作。我们负责的,是整个国家的金融工作。国家和人民把钱交到我们手里,是相信我们的专业能力。如果因为害怕改变带来的不适应,就拒绝这种改变,我们对得起国家和人民的信任吗?”

  最后一名副手紧跟着道:“说的好!我也一直觉得,金融部门的工作,就不应该按部就班,一成不变。国际形势多变,可能前一年的计划,到了下一年就完全不适用了。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我们也吃过不少亏。但我们总说,船大难调头,用这样那样的理由拒绝改变。是真的难调头吗?还是说,我们不愿意调头?”

  四名部门副手,两个赞成改变,两个不赞成。

  他们都没有说具体的原因,而是拿一些已知的表面做文章。

  但他们的态度,也算代表了部门中的意思,这也是矛盾最大的地方。

  最终的问题,还是落在了李晓华身上。

  他是部门负责人,现在二对二,他的意见,会影响整个部门的走向。

  看着下面那些翘首以盼的属下,李晓华知道,该自己说话了。

  在四名副手讲话的这段时间里,他考虑了很多事情,现在心中已然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