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疑窦丛生(第2页)

 整一日,顾正臣都在翻阅账册与矿工提供的资料,直至黄昏日落,即将散衙时,顾正臣突然下令升堂。

 一干衙役匆匆准备,水火棍敲打着地面,威武声绵长。

 “提审王虎、周八。”

 顾正臣传令。

 很快,王虎、周八便被押至堂上。

 顾正臣目光锐利,盯着王虎、周八两人:“你们二人不是矿山大案的主谋,而是胁从。若积极配合审讯,坦诚线索,本官可以酌情为你们减刑,免于一死。若你们对抗审讯,拒不交代实情,便是为恶帮凶,唯有死路可选,清楚吗?”

 王虎、周八跪呼:“清楚。”

 顾正臣面色严肃地问:“矿场之中,矿工最多时有多少?”

 王虎、周八支支吾吾。

 惊堂木响起,王虎打了个哆嗦,连忙说:“太爷,矿工最多时到底有多少人,我们也不清楚,大致有三四百。”

 周八点头附和:“应该在四百左右。”

 顾正臣微微点头,这个数目与账册上的数目对得上,继续问:“矿工原是好端端运作,为何在洪武三年冬日,突然大批量调走矿工?”

 王虎擦着额头的冷汗,回道:“至于什么缘故,我等并不知情。这是郭百斤下的命令,他提供名册,让我们提走一批矿工。”

 顾正臣眼神一亮。

 王虎的话坐实了一点,那就是大部分矿工并没有死在矿洞塌陷事故里,而是被有意调走!

 “本官问过矿工,他们说在提人时,你们二人皆参与其中。说吧,被提走了多少矿工,这些人又被送到了何处?”

 顾正臣追问。

 王虎盘算着,有些拿不太准地说:“自洪武三年腊八开始,持续了半个月,共提走了大致三百余人。这些人都被送到空青山的一处山洞里,之后有人负责接管,我们便返回矿山区域,具体他们人被送到了何处,我们并不知情。”

 “空青山?”

 顾正臣皱眉。

 书吏林山提醒道:“县尊,空青山位于武岐山以东,两山以密林相连。”

 顾正臣微微点头,看向周八。

 周八急忙说:“确实如此,每次郭橙押人至空青山山洞之后,我们便会撤走,并不留在那里。”

 “那个山洞,你们知道路吧?”

 顾正臣询问。

 王虎皱了皱眉头,无奈地说:“知道路,只不过去了也没用,那个山洞自今年五月开始就没再使用过。”

 顾正臣低头沉思,问:“自今年五月开始,为何矿山没有再烧制石灰?”

 王虎摇头。

 周八也表示不知。

 王虎突然想起什么,说:“郭橙曾说,石灰暂时够用了,可能是这个缘故。”

 “够用了?”

 顾正臣疑惑不解。

 如果说洪武六年五月份时,石灰够用不再烧制石灰,那为何又要留六十余人继续挖矿?

 够用?

 难道是因为城墙工程的石灰用量足够了?

 但问题是,洪武四年时,金陵城墙建设如火如荼,为何在这个时间点上突兀地大量调离矿工?难道说在洪武四年时石灰供应也饱和了?

 这不符合逻辑,从账册来看,洪武三年时产量不断增加,这意味着产量始终跟不上需求,郭百斤这才不断催促生产,扩大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