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大画家杏子与梨

第三百三十五章 站队(第2页)

 最好后面附录上再写上两句,他对缅甸仰光混乱政治环境的愤懑和对欧盟发达国家优沃的福利生活的向往。

 这样政治正确的好学生,想拿到德国的学生签证,自然就是……

 可以等下辈子吧。

 背景审查拦拦恐怖份子啥的,都是顺带手的事情。

 这种面试审查主要目的其实是考察一下学生的家庭环境,判断一下他们的移民倾向。

 留学生是西方大学的最重要创汇业务,也是整个教育体系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整个欧盟成员国对他们招收留学生的最理想画像,就是富裕阶层的公主少爷。

 东方互联网上觉得留学生群体普遍很有钱,并非刻板偏见,大学招生部门的筛选结果就是倾斜于这类学生。

 校方希望他们的留学生越富有越好。

 最好一过来就买高档公寓,开超级跑车,大学吃喝玩乐几年高消费拉动了地方经济,然后毕业之后赶紧滚蛋。

 德国政府才不希望,他们招过来的学生,拿着德国财政部门的奖学金,读着德国人的大学,享受着本地社会福利和教育资源,还抢着德国本地人的工作机会……

 真当大学是搞慈善啊?

 就算是搞慈善,凭啥慈善给外国人呢。

 这些看上去的优点,全都是背景审查中的扣分项目。

 当然,这种具体的打分标准肯定是不会对外公开的,知道这些事的人不多。

 老杨就是其中一个。

 再加上似乎顾为经的老爸本人就拿了法国的永居。

 这种学生在面试官心中,移民倾向简直高到爆炸好不好。

 搞不好跑过来读几年大学,就赖在他们的国家一亩三分地,呆着不走了。

 都不需要老杨特殊打招呼。

 正常的家庭背景打分,顾为经申请德国的大学就不太容易。

 人心如鬼蜮。

 害这种没背景的小孩子太简单了。

 随便一操作,就能让顾为经那里掏心掏肺的痛哭流涕的感谢着他老杨的好,一边莫名其妙,一年接着一年的被面试官pass掉。

 保证连曹轩老爷子那里都看不出来,是自己做的手脚。

 顾为经当然可以去其他国家留学,去法国,去日本,去东夏读央美。

 只是别想读曹老所在的汉堡艺术学院了。

 好学校遍地都是。

 人情关系却是处出来的,师徒间的情分,也是非得日复一日朝相相见,大手握小手才能教出来的。

 不能在曹老爷子眼前上学。

 哪怕初时这小子好运获得了曹轩先生的青睐。

 日积月累相隔万里下来,这份情意又怎能比的过其他那些老弟子,又怎么可能亲近得过从小就被曹轩亲手带大的唐宁?

 所谓把那些不该来的人赶远一点,便是这般阳谋。

 “都是聪明人,真是好算计。”

 老杨心中感慨。

 挂下那个电话的时候,他才清晰意识到了,曹老“可能”要多收一位小弟子,的这个可能性。

 到底给那位目前整个亚洲身价排名第二的女画家,心里造成了多么大的危机感。

 连那位远在仰光的顾为经小朋友自己可能都不能想象。

 为了让他离曹老远一点。

 唐宁甚至愿意许诺出了给了老杨“画廊联合创始人”这样的好处。

 顶级艺术评论家、顶级艺术创作者、顶级艺术市场推手,谁能将这三个身份合而为一,毫不夸张的说,他就是活在人世间的艺术“上帝”。

 让任何一个大收藏家都双膝跪地,谦卑的亲吻他的脚背的三位一体的无上之神。

 达芬奇、伦勃朗、透纳、莫奈这些人的社会地位太低。

 不过只是为美帝奇家族或者欧洲宫庭王室服务的艺术伶人而已,他们是无力决定上层社会乃至整个时代审美风向潮流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人类历史上离这个目标最近的……也许是宋徽宗赵佶。

 路易十四也有机会靠近这个评价。

 他做到了影响整个欧洲的艺术时尚风潮,但本身艺术创作水平实在不咋地,所以只能算半个。

 十全老人乾隆皇帝也有同样的问题。

 宋徽宗和太阳王同样这类炫艺术,把江山给炫没了的代表性耻辱人物,九泉下有知,应该也不会为了这项荣誉而多么沾沾自喜。

 可也侧面说明了,在艺术家为权贵服务的封建时代,也只有真正实际意义上的帝国统治者,才有资格触碰这样的影响力。

 现代社会,艺术家的社会越来越高,本身也半只脚成为了权贵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