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万古青天一株柳

第1117章 你这不是欺负我这个老年人嘛?

 任老爷子认为,卿云提出来的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双方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够为运营商带来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体验。 

 而且老爷子也意识到,这种合作模式对于开拓海外市场尤为重要。 

 在海外市场,尤其是非洲等发展中地区,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手机产品的普及是相辅相成的。 

 炎黄集团的手机产品可以借助华唯的通讯服务网络,更快地打入当地市场,同时也帮助提升当地的通讯水平。 

 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炎黄集团实现快速打开局面的目标,也符合华唯全球服务与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定位和发展路径。 

 确实是双赢的局面。 

 说到底,还真特么的就是添几双筷子的事。 

 而面对他的问题,卿云笑了笑,很是坦率的说着, 

 “我和王雪红的htC有协议,五年内我不会在国内销售含有任何CdmA专利的手机。 

 所以,我只能出海。 

 而非洲,我认为作为手机业务的起步区是非常合适的,在非洲历练出技术、团队后,再往外拓展,这是我的既定策略。” 

 炎黄集团手机业务的策略不策略的,任老爷子懒得管,但小王八蛋话语的关键点,让他眼里精光一闪,急忙问道, 

 “小卿,你的意思是……你拿到威盛的CdmA专利授权了?” 

 对老爷子来说,这才是重中之重。 

 云帝闻言笑了。 

 其实在华唯的发展历程中,老爷子一直被诟病着有两大战略决策失误。 

 一个是小灵通phs的失误,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百亿利润; 

 一个是面对gsm和CdmA两大发展路径选择时,孤注一掷的押宝gsm,错失3g时代。 

 而在云帝的马后炮看来,前者好说。 

 老爷子‘小灵通是个短暂的赚钱机会,华唯是一家为未来投资的企业,宁可赔死,也不去做过时的技术’的理念是正确的。 

 而且在那个时间点,华唯并不是自媒体所说的什么放弃百亿利润。 

 而是当初华唯建议电信采用CdmA450作为无线本地环路,也就是‘大灵通’。 

 大灵通在2002年的三湘省银城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应用:将以前同频段的公安应用收编过来,用CdmA450手机进行了替代,效果非常不错。 

 然而很快,在2003年年初,监管发出通知,要求除了唐古特等偏远区域之外不得采用CdmA450。 

 原因非常简单,CdmA450技术太先进了。 

 如果电信借此进入移动领域,联通就无法生存。 

 这与当时“限制电信、扶持联通”的思路不符。 

 小灵通因为技术落后,甚至被用户调侃“手持小灵通,傲立风雨中,昂首又挺胸,就是打不通”,就算基于其最大的话费便宜优势,能够有一定的市场,但是对移动和联通的威胁始终不大,所以信产部默许电信(和网通)使用了这个技术。 

 错并不在华唯,不在任老爷子,而是时势。 

 而后者所谓的押宝gsm…… 

 不得不说,老爷子其实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 

 44岁才创业的他,中青年时期是在部队渡过的。 

 他的思维不可避免的受到部队的影响。 

 老爷子的经营理念,其实是作战思想在商业上的应用。 

 华唯并不是没有研究CdmA。 

 事实上,CdmA是华唯史上最为悲壮的失利。 

 世纪之交的时候,一个百人团队(3030项目组)在石岩湖封闭了四个多月,生生把全套CdmA is95系统开发了出来,2000年春节也只休息了三天。 

 然后却又因为形势的变化全部停掉! 

 而后才是所谓押宝gsm。 

 因为这套系统是为电信做的。 

 当时移动和联通都已经有了gsm,华唯预估电信会获得CdmA牌照。 

 而现实发展情况却是电信被各种肢解拆分,最终新电信选择了小灵通。 

 所以,华唯的CdmA is95项目组只能关门大吉。 

 项目组撤得如此仓促,乃至于连存储软件大版本的服务器都坏了。 

 后来联通CdmA项目启动的时候,是从每个开发人员的电脑中再去将代码重新凑出来的。 

 当时为什么要关? 

 因为国内无人用,只能往海外去推。 

 但是,CdmA的基础专利,全世界只有高通和威盛两家有,要用,得交高额的‘高通税’。 

 比如当初的华兴,华兴采用了事业部机制,CdmA事业部在联通中标很有钱,因此在海外狂推CdmA。 

 但由于高通对知识产权收费过高,华兴的CdmA产业整体发展得不好,而gsm一直迅速发展。 

 华兴CdmA发展不好是马后炮,但任老爷子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其沿自部队的极限思维占据了上风。 

 极限思维是一种设想事物发展到极致的思维方式,通过“终局状态”来帮助判断形势,从而指导实践,做好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