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万古青天一株柳

第1201章 就问你懵逼不懵逼的(第2页)

 

而且姐姐带弟弟,才是最好的搭配。

 

当然,儿子也不错。

 

不过这种事她也不敢说出来,只是温婉的笑着。

 

曾慧娴可不知道桃乃穆香内的想法,只是见她眉宇间有郁色,反应了过来。

 

她知道这妮子虽然嘴里不说,但估计是想要个女儿的。

 

毕竟,提前准备的小孩儿物品之类的,桃乃穆香内明显对女儿的衣服用品更上心。

 

曾慧娴虽然觉得好笑,但也安慰着她,“没事,再生一个,说不定就是女儿了。”

 

唐芊影打趣着,说曾妈妈这就是想骗桃子姐再生一个,是想到时候抱孩子都抱不过来的。

 

曾慧娴哈哈大笑着,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仿佛整个房间都充满了她的喜悦,

 

“要是真有那么一天,那日子才是美。”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调侃,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郭伟羡慕着石广勇终于有儿子了,而他和曾涛的刚怀上,还看不出性别来。

 

他心里有些复杂,既为石广勇高兴,又为自己尚未确定的胎儿性别感到莫名的焦虑。

 

儿子最好,女儿也不错。

 

但是还是想要儿子……

 

可万一是个女儿怎么办?

 

怎么防黄毛?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曾涛见状,眯着眼睛直接拧着他的耳朵,满脸的不爽,

 

“来来来,给我解释解释你那声叹息啥意思的,怎么,生个女儿你就觉得不好了是吧?!”

 

调侃居多,但也有不满,她知道这狗子虽然嘴上不说但就是重男轻女的。

 

郭伟又不傻,嘴里自然是肯定不认账的,只是说不知道该准备什么婴儿车婴儿衣服。

 

他一边说着,一边苦笑着:“这才是个大问题啊!我这心里也没底啊!”

 

芊影大人在旁边帮着腔,“逗是!逗是!特别是房间的布置。”

 

不过说着说着,话题却转到她和卿云的身上来了。

 

唐芊影瞬间傻眼了,连说自己还小,20岁都不到。

 

曾慧娴说,虽然唐芊影年纪还小,但早生早恢复,而后却瞪着卿云说道,

 

“我听说,你当初可是答应老唐的,小影子是要比秦缦缦先怀上的。”

 

卿云心里叫苦不迭,心想着这事老师来凑啥热闹的。

 

这种事情,此一时彼一时的,现在他得慎重再慎重了。

 

他的第一个后代,如果是女儿,那还好,炎黄长公主,一辈子的人间富贵花,也会被宠上天。

要是儿子……

 

那是从哪个婆娘的肚皮钻出来,就是很考验人的事情了。

 

嫡长子,是历史证明的最优选择,没有之一。

 

但是,很不幸的是,所谓的嫡,对他来说,特么的是有三房的。

 

结婚证这玩意儿,对他这个阶层来说,已经是无效了。

 

书上说,法律是以社会共识为基础而产生的。

 

但这个共识,是特定阶层的共识。

 

本质上来说,法律是特定阶层对全社会的让步,以维护社会秩序流畅运行的基础。

 

而在他所在阶层的普遍共识里,秦缦缦、唐芊影、苏采薇,都是有资格的。

 

这种共识,他说了不算,他外公说了也不算。

 

这三个婆娘的过生,别人送的礼品,便是一个档次的,明显和陈悦、萧雅、章俪三女拉开了距离。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是成语,带贬义,但历来也是手段,你如何清者自清都是没法子的事。

 

这也是宗门存在的意义。

 

所以,现在摆在卿云面前的状况就是,先出来的儿子,除非是个智障,否则在别人的眼里这位便是炎黄太子爷。

 

随着最后的人皇战死,自古以来,君臣便是共生关系,世间没有什么绝对的权力。

 

皇朝都有夺门之变,何况只是一个本质上是因股东管理半径不够而被迫聚合了一堆人才的公司。

 

公司越大,股东权力越小。

 

他敢让唐芊影先生?

 

那将来,都不说他死了停棺不顾束甲相攻,他活着就要经历这一切。

 

因为,无论是秦缦缦还是苏采薇,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背后都有无数人支持的。

 

这方面,大强子还有无数的公司创始人在前世给了卿云足够多的教训和经验。

 

最优解,只能是秦缦缦。

 

以苏采薇的委屈,交换秦缦缦对其他板块的放手。

 

这是他事后才明白过来为啥当初他外公即便再不满意秦家的商贾身份,最后依然把他真正的生辰八字递过去。

 

因为他选择的路,就是商道。

 

如果是政,那必定是苏采薇。

 

不过在曾慧娴面前他却是把胸口拍的作响,说自己一定努力。

 

努力又不一定有结果。

 

错误的时间错误的方向努力,是肯定不会有结果的。

 

而且芊影大人除了数学不行,其他方面都挺大智慧的。

 

曾慧娴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刚想说你小子打得什么主意别以为我不知道的。

 

她也看得清楚形式,只是想为唐芊影多争取一点。

 

但就在此时,卿云的电话响了起来,她就没说什么,让他赶紧接电话。

 

卿云见手机来电的姓名是小雅姐,顿时一个激灵,转头看向了曾慧娴,“老师,借用一下你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