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万古青天一株柳

第686章 拆弹专家小卿总(第2页)

 

卿云摇了摇头,缓缓的开了口,“姜老,各种处理器架构平台各有千秋,关键是要用在合适的场合解决具体的特定需求才能发挥最大优势。”

 

所有人都被程进那不可思议的16个月‘奇迹’蒙蔽了双眼。

 

本质也确实如此。

 

姜上舟这态度,不就是见华亭交大那边已经把dsp搞出来了,觉得不香了,希望他这边能做个新的更强更好的东西出来,最好又是遥遥领先的。

 

后世都在感慨,为什么当初国家对龙芯那么不上心的?

 

而且,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思潮,还有一个对比便是,程进这边是一个海龟,而龙芯、方舟这边则是泰斗、专家、院士、大批土博,鲜活的事实就是证明了国内科研的不行,一时之间洋墨水越发精贵了起来。

 

本质原因就是这个思想。

 

在他的眼里,比起其他要钱要地要政策要补贴要五花八门的支持的人而言,卿云才是真正能把半导体产业往前推进的人。

 

因为它的作用,更像是一個组成器件,可以被其他任意一种平台给整合。

 

或者叫做搞得热血沸腾。

 

卿云闻言却摇了摇头,“之前我给雄小鸽他们说过,我只要市场,其他的……啥也不用。”

 

卿云双手合十,食指在鼻梁上摩挲了几下,有点无奈了,“姜老,吃饭问题重要,还是科技问题重要?”

 

姜上舟的话,倒是把卿云给气笑了。

 

卿云在心里叹了口气。

 

于是纷纷的都飘了。

 

“您过奖了,其实看到这一点的人还有很多,只是……我比较有钱。”

 

说起这个,他就不得感慨一声国人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和始乱终弃的劣根性了。

 

姜上舟的眉头更加紧锁了起来,这一瞬间,他甚至觉得自己好像看错人了。

 

他咬了咬牙,准备规劝规劝这个走上歧途的少年。

 

卿云摆了摆手,“姜老,我问伱这个问题,并不是指我炎黄集团的吃饭问题,而是站在全国的范畴这么问的。”

 

姜上舟闻言,眉头松了松,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还状元?语文过关没?”

 

说罢,他撇了撇嘴,“当然是填饱肚子的问题更重要了。”

 

民以食为天,饭都吃不上了,还谈个屁的科研。

 

云帝闻言笑了,“要筑牢红线意识,更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相结合的方式看待问题。”

 

作为一个水校的水文教授,自然是没有资格逃某些会的。

 

所以,卿云被灌输得又红又专。

 

见姜上舟的眼睛都眯了起来,心里还在臭屁的他赶紧说着,“所谓底线思维,就是认真计算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也就是您刚刚说的‘如果别人以后不给我们用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卿云顿了顿,而后认真的说着,“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评估的是,我们国家的基本状况,人民的生存是否受到的影响?

 

姜老,注意,是生存,不是生活。

 

只有在生存无忧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去考虑生活的问题。

 

而生活……”

 

卿云双手一摊,“生活是有质量之分的,从饿不死到吃饱饭,从喝稀饭到吃干饭再到能大鱼大肉,而后才是讲究营养均衡。

 

我当然知道Cpu是个高级货,我当然知道他是所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但是,姜老,咱能不能先把皇冠的底座给搞踏实了?

 

和存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通信芯片、接口芯片相比,Cpu、gpu、dsp这类处理器架构芯片只占世界芯片生产总量的2%都不到。”

 

说到这里,他抠了抠眉毛,“我承认,处理器架构芯片数量占比虽然少,因为其科技含量更高,所以价值却占比很大,这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