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宋怪诞的表哥

第1063章 分忧之臣(第2页)

 「顾名思议,即将种子放在盐水之中可筛出病种,陛下请看,种子多由颖壳包裹内里为胚··」

 众人听着郭守敬的介绍,不论听得懂听不懂都纷纷点头。

 孙德彧更是睁大了眼,眼神中满是敬佩之色。

 「啧啧,郭公真神人也!」

 由衷这般赞叹一句,孙德彧想到一事,转身向李瑕行礼道:「陛下,不如请郭公任格物院主官吧?」

 「臣不敢受。」郭守敬忙应道。

 他本还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增加亩产的各种办法,对于官职却是不太感兴趣。

 事实上他归附李瑕虽晚,至今身上已有许多官职,河渠使,兼工部侍郎、钦天监。

 李瑕略略一想,倒觉得孙德彧很是敏锐。

 「不必拿格物院中的琐事去烦郭卿,你举荐一个人知格物院事,郭卿则可在格物院中任农学院士、水利院士,你可知何意?」

 「知道。」孙德彧便应道:「臣该举荐一个格物院的管家,打理好繁杂小事。」

 「倒是机灵。」李瑕道:「再设军器监、火药局,从格物院分出来,你来任军器少监,兼管火药局。此事私下再奏来。」

 「臣领旨。」孙德彧紧接着又小声问道:「陛下,俸禄不少吧?」

 「嗯。」

 孙德彧大喜。

 他年纪轻,学识又远不如郭守敬,以前无人可用时还能勉强顶一顶,如今再担物院却承受了太大的压力,此时才觉轻松不少。

 这是李瑕登基称帝后必须要做的调整,让各个事项都渐渐规范起来。

 总之,一点点促进生产、规范体制。「陛下,林司使来了。」

 随着这一声通传,打破了李瑕内修政理的平静。

 让郭守敬继续带着官员们查看别的农学成果,自己则去接见林子。

 李瑕现在已经能从臣子赶来觐见时的步伐、神态推断出他们要禀报的是好事还是坏事。

 今日一看林子,他就意识到这次是坏事。

 「陛下,甘肃急报,有元军入境且偷袭了严云云的队伍」

 李瑕看过林子递来的情报之后,却显得很平静,似乎这坏消息没有他预想中那么坏。

 但疑惑还是有的。

 「回宫再谈吧,召刘元振来。」

 「是。」

 刘元振守了潼关多年,这次又中了董文炳一箭,李瑕干脆召他回长安任了兵部尚书。

 至于潼关,以茅乙儿如今的经验,应可独当一面了。

 另外,刘元振也是李瑕称帝后第一批封国公的功臣,同时还有张珏、高长寿、李曾伯、廉希宪、高琼、张弘道等,基本都是能坐镇一路的帅才。

 到了集英殿,刘元振看过情报,目光落在地图上,显得疑惑起来。

 他受伤已过了将近五个月,早已养好了伤势,又变得生龙活虎。

 「元军主力逼近高昌了?」

 「这确实才是更严重的事,但有善甫兄坐镇,你不必管。」李瑕道:「先说严云云遇袭之事。」

 「是,大通河以西应该暂时还不属于我大唐治下。」

 「嗯,河湟之地自安史之乱后便丢了,这些年蕃人不生乱,朝廷也无余力去拿回来。祁连山、大通河暂时可算是国界。」

 「可这次并不是蕃人自西向东偷袭,而是元军自东向西攻击。」刘元振嘴里念叨着,手指在地图上一划,道:「从沙漠来的······大费周章啊。」

 这件事对于他们而言,已经不难猜了。

 「八思巴。」刘元振念叨着这个名字,道:「看来,是那位蒙元的国师八思巴回吐蕃了?」

 李瑕坐在那没说话,等着他弄清局势后给出建议。

 「元军先由一支先锋兵马打通道路,正好还劫下了我们的辎重,确保八思巴的安全。那算时间,兰州守军发现异常赶到湟水畔,再送出急信到长安,已过了十二天。八思巴很可能已经到西宁州?」

 林子道:「是,兰州守军正在追击。」

 「怕是追不到了。」

 刘元振话多,疏理了局势之后,又道:「这次元人很聪明,东面还在攻打兴庆府,西面又调重兵逼近高昌,同时偷偷从中间穿过沙漠去往吐蕃。若我是廉希宪,我也拦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