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宋怪诞的表哥

第1106章 逃的后果(第2页)

    汗帐之中,没有人否定这一点。


    西征的十五万大军归来,若是在塔察儿手里、爱不花手里,败给李瑕还有万一的可能。


    但这次是忽必烈亲征。


    两路大军加起来有二十余万众,战略稳当,指挥顺畅,不可能败。


    张文谦说李瑕能坚壁清野守一守关中,这已经是高看他了。


    “仲谦公所言甚是。臣断言,李瑕不仅会逃,还会丢掉整个西北!”


    此时站出来说话的是金莲川幕府之臣、控鹰卫指挥使张易。


    张易是刘秉忠、张文谦等人的至交,被时人誉为“紫金山五杰”之一,三年前经刘秉忠推荐任控鹰卫指挥使,一跃成为大元朝堂上地位显赫的风云人物。


    但他一开口,忽必烈眼神中却有些不易察觉的阴翳。


    因为没有一个皇帝会喜欢自己的谍探首脑与自己的长子走得太近。


    这方面,张易和真金双方都触到了忽必烈的逆鳞,所以忽必烈才会遣真金去吐蕃,没想到却出了后来这些事。


    是否会把一切都怪罪在张易头上,只有大元皇帝心里清楚。


    “以臣的对关中情报的了解,唐国绝对没有做好与大元打一场大仗的准备。李瑕别无选择,只能撤回长安。甚至可以说,他守住关中都不太可能。臣还认为,李瑕已经知道了安西王大军回撤之事,廉希宪既在西域,必已给他传信。另外,以军情司的动向,他对大元的兵力分布应该也清楚,那么,他布置防线,必将收缩至关中……”


    张易说了很多。


    作为控鹰卫指挥使,他的分析十分有条理,听得诸臣纷纷颔首。


    忽必烈终于消了怒气,意识到麾下的臣子不是轻敌,而是认真分析过的。


    但,张易之后又多说了两句。


    “还有一点,李瑕并不需要急着决战,龟缩防御、以图将来才是最适合他的战略,毕竟他才二十六七岁……”


    忽必烈淡淡看了张易一眼,不由想着张易的意思是否说李瑕能熬死他。


    一股杀意遂在心底冒了芽……


    ~~


    黄河畔,南海子码头。


    从乌拉特牧场过来有两百五十余里,马匹整整狂奔了一夜终于,摔倒在地,口吐白沫。但信使还是将李瑕的信递在了张珏手里。


    张珏看了很久,之后猛地吸了吸鼻子。


    他召过诸将,拍了拍头盔,开口想说话,却是骂了一句“娘的”。


    “大帅?”


    刘金锁大声道:“有啥事你就说,我什么世面没见过?”


    “大帅请直说,末将们绝不会坏了士气。”


    “坏个屁的士气。”张珏忽然咧嘴一笑,露出牙齿,像是要吃人,道:“好事,大好事。”


    他摘了头上的盔甲,指着北面的阴山,道:“虏酋来了,就在阴山那头。哈哈哈,弟兄们建功立业的机会终于来了,我告诉你们,忽必烈的人头不会被其他哪路兵军砍了,他得死在我们延安军手上!”


    “杀虏酋!杀虏酋!”


    更有钓鱼城的旧部猛拍着胸膛,道:“先斩蒙哥,再斩忽必烈!杀虏就得看我们蜀人!他娘的就得看我们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