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石见银矿,年产白银六万斤(第2页)

 “你们想过东夷人拿着这些石头,会去找谁买东西吗” 

 这下都不用朱元璋去想了,放眼东夷人周边,能够吃下这么大批量白银的国家,除了大明还有第二个吗 

 “您的意思是” 

 “在明朝之时,东夷人大批量的白银输入大明,跟东南各郡的地方豪强勾结,大批的走私甲胄,甚至是火器!” 

 “嘉靖年间,在海上自称徽王的倭酋王直,便是干的这门生意!” 

 在一旁的朱元璋恨得牙根都开始痒痒了。 

 “这不就是资敌” 

 “此等奸商,难道不应该满门抄斩,遗臭万年!” 

 “东夷人拿了火器,我大明的百姓怎么办” 

 任以虚闻言不由得一愣,而后才从一旁解释道:“哦,这倒不至于。” 

 “毕竟当时的东夷人小邦林立,手底下有个三四千户人,就可以自称一方诸侯,然后打成一锅粥。” 

 “这些火器什么的,他们主要也是为了内讧的” 

 “而且这倭寇头子王直,其实才是当时东夷人里,势力最大的一方诸侯。” 

 “只不过因为他是大明的人,压根就瞧不上东夷人那点,穷乡僻壤的地方。” 

 “满脑子都是如何被大明招安,然后衣锦还乡。” 

 听到这儿,朱元璋险些一口老血吐出来。 

 合着在东南沿海那些,被当成过街老鼠的倭寇,到了东夷,成了一方诸侯了 

 这是人才啊! 

 而且这帮东夷人买了火器之后,竟然是先内讧,朱元璋都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了。 

 “那后来呢朝廷把他招降过来,哪怕是封他一个海外王也成啊!” 

 那可是每年足足一千万两银子的收入啊,这不就是送上门的银子吗 

 “嗯,朝廷招安了,只不过王直刚一上岸,就被当时的清流御史死谏,然后就给拉出去砍了。” 

 “然后王直苦苦经营几十年的海上集团,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 

 听到这里,朱元璋已经在一旁气的拍桌子了。 

 “混账东西!混账东西!又是这帮清流” 

 “咱看他们的脑子,就跟那帮东夷人一样!” 

 人家孤悬海外几十年,不想着自立为王,天天想着归顺天朝。 

 送上门的人才你不要,你还把人砍了! 

 “老爷子,其实这个事情,并不是跟您想的一样简单。” 

 原本在一旁气愤的朱元璋,整个人都不由得愣住了。 

 因为这件事,单单从正史的只言片语上看,实在是太蠢了,蠢到简直不像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操作。